浅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浅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分析

胡倍美330324199407235069

孙樟心33032419950314743X

侯庆新320322199801262810

章怡恬330324199805130406

郑银鹏330324199706155050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水体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水质监测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环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基于此,本文将对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同时对水质监测的相关环节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质监测;环境工程;意义;监测环节

  1.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

1.1保护水资源安全

环境工程中的水质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分析,从而了解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和污染物质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水质监测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2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水质监测工作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水质污染的数据和信息,还可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同时,通过水质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3保障人民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水质污染,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减少因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1.4促进经济发展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个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支持,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水质监测也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环保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空间,推动绿色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1. 水质监测的主要环节分析

2.1水质监测方案制定环节

水质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水质监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规范,确保不会有任何的差错,避免影响到环境工作者的判断。因此,在水质监测工作进行前,各有关单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根据目前水质监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水质监测方案,以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水质的负面影响,确保水质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为环境工程的落实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首先,在开展监测工作前,环保部门和水质监测人员必须清楚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监测的重点,确定监测的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全面掌握监测区域的生态状况和可能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其次,必须依据现行的技术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科学地运用监测技术,以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设计出一套合理的监测网点,保证水质工作的有效实施;再者,在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所采用的监测技术进行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分析,同时还要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水质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因为技术、设备等原因而影响到监测的结果。

2.2水质样品采集与保存环节

水质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是水质监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采集水样时,应确保采样器的洁净,避免交叉污染。同时,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采样容器和保存方法。例如,对于需要测定微生物指标的水样,应使用无菌容器进行采集,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以防止微生物的繁殖。此外,还要考虑水样的运输和保存条件,以确保在样品传输和分析过程中不发生化学或生物变化,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环节

实验室分析是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它要求分析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各种分析任务。在实验室分析中,应严格按照分析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干扰因素,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校准,以减少误差的影响。此外,在实验完成后,还应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4结果报告与发布环节

结果报告与发布是水质监测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这一环节中,应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解读,形成一份完整、准确、易懂的报告。报告应包含监测对象的基本情况、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水质评价、问题诊断、对策建议等内容。同时,报告还应注重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使决策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水质的状况和问题。最后,报告应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后发布,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权威性。

2.5监测断面和水质采样点规划环节

为了提高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实施效率和质量,水质监测人员需要对水质监测断面以及水质采样点进行合理规划,并且灵活地对其进行设计,以此保证水质监测的覆盖面积可以满足水质监测的典型作用,并且可以充分代表局部区域内水质的真实情况。其一,水质监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监测任务去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包括河流的监测断面和湖泊、水库的监测断面等,一定要保证水质监测断面的全面覆盖性,保证水质监测的广泛代表性。其二,水质监测工作人员需要提前选择好水质采样点,水质采样点的选择需要结合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监测区域水源环境现状,并对其进行全面且细致地分析和研究,从而设计出具有代表性和水质采样点,从而对水质监测区域内的水质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和监测,并且总结概括出该水域范围内的水质情况,找到水源空间布局和日常的变化规律等,为环境工程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水质数据资源。例如,针对居住区和工业区的水质采样点的选择,就要具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还要考虑到水质监测区域内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水质采样点的时候要灵活,要符合水质监测的要求,保证采集到的水资源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可以收集到有效的水资源信息。

2.6水质监测技术的选择与优化环节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至关重要。不同的监测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首先,要充分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情况等,选择能够准确反映水质状况的监测技术。其次,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设备条件等因素,确保所选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实施。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水质监测技术不断涌现,如遥感监测、在线监测等。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在选择和优化水质监测技术时,要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引进和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水质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有效实施,需要从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从制定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案到采样点的规划与选择,再到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以及结果报告与发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执行。同时,还需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工程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保障,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文.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J].中外企业家,2019(31):221.

[2]刘汉龙.浅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12):33+35.

[3]檀冀博.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