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卢昶仿1 刘俊2  向光明3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武汉市武昌区  430061    武穴市象山水库管理处   湖北省武穴市  435400

摘要:随着我国发力发展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过程中,近年来,通过应用生态理念能够实质性改善生态环境。文章阐述了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分析了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设计;应用

引言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理念的应用则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农田水利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因此,开展以生态理念为导向的农田水利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1.1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在生态理念下,通过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理念还要求积极进行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进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1]此外,生态理念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比如通过节水灌溉和循环农业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生态理念应用于农田水利设计中,能够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1.2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绿色发展

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将其与生态理念进行有效融合,贯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能够实现节约灌溉用水、提升水利设施蓄水能力。从生态角度看,能够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在无法准确预测天气的情况下,水利工程设施能够通过防洪蓄水等功能,很好抵御旱涝灾害。通过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农田水利的设计当中,能够进一步实现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促进两者和谐发展,最终促使农田水利设计更加绿色。

1.3保证不同地区做到因地制宜

我国耕地面积广阔,再加上地形多变,所以导致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和土壤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意识到这些差异,尊重当地自然环境,从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要结合当地实际自然环境,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需求水量,从而对各种水资源进行有效处理,在不影响当地人农业活动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正常工作。

2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设计面临的问题

2.1没有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农田水利设计

进行生态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比如北方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少,一旦自然灾害造成破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自然恢复。因此,这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与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结合,满足当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设计当中,还没有统一完善的生态水利设计标准和科学方法,所以导致很多地区的设计并不合理,也不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2.2没有处理好传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关系

在进行生态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传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协调,是设计环节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水利工程主要关注农田灌溉和排水需求,通过增加水量和排水能力来提高农田产量和效益。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更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设计和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农田的灌溉、排水需求和生态系统的需求,这意味着在选择水源、规划渠道和建设水利设施时,应充分考虑水生态系统的需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3生态理念应用于农田水利设计中的措施

3.1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必需的水文资料加以完善

在开展农田水利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水文资料作为一项基础条件,对于水利工程整体建设以及当地水资源有效应用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还是确保设计环节合理利用生态理念以及环保理念的一项关键条件。各个区域的水文资料存在相应差异,在当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这些资料可以作为重要水文依据,能够在农村防汛减灾方面提供关键水文技术与服务,保障农业生产以及当地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在现阶段的农田水利设计工作中,为有效解决水文资料欠缺问题,应采用下列措施:第一,农田水利设计环节相关人员应当利用互联网、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取当地目前掌握的水文资料,加强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归纳整合并补充水文资料,随后将各项水文资料正确应用于农田水利设计中。第二,对于当地农田水利部门而言,在农田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提供大力支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以及一系列水文资料归纳整合等工作,给予相关设计人员大力支持,第一时间指出农田水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尽快修正,高度重视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

3.2使用新型生态技术与材料利用

新型的生态技术与材料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也能够实现生态理念在农田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并且最终实现农田水利系统与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比如利用生物过滤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质。同时,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如湿地植物和沿岸植被,可以吸收和固定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并提供栖息地给水生动物。此外,使用新型的环保材料也是保护农田水利系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比如可以使用防渗透材料,有效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这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能够改善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等,促进农田水利系统与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实现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结合

农田水利设计中追求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渠道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生态廊道,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和迁徙的通道。这样不仅能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还能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的使用。在水库设计中,可以增设生态湿地来改善水质,并提供生态服务。生态湿地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和调蓄水量作用,可以通过自然过滤剂和湿地植被清除水中的污染物。而且湿地还能提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的产出。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合理规划和布置各个功能区域。同时,需要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生态保护措施。

3.4在塘堰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生态理念

对于生态污染治理以及生态保护等,塘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生态能量进入循环利用状态,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其重要性非常显著,发挥着防洪、灌溉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丰富物种,实现其多样性,有效调节局部气候,并且能够截留农田内部农药等。由此可见,将塘堰设计工作落实到位对农田水利整体设计意义重大。

结束语

促进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目前阶段,应用生态理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更需要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将生态理念有效贯彻到农田水利设计当中。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设思路,同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前.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3(24):5-8.

[2]张鑫.生态水利理念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9(29):34.DOI:10.15904/j.cnki.hnny.2019.29.019.

[3]安成.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2):92-93.

[4]卜建东.简述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0):72+76.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8.30.072.

[5]于英学.浅谈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