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秦昌庆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施工阶段监管不力、人员技能不足、材料质量问题等的屡屡发生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给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因此,建筑企业亟需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环境。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

首先,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材料、人员、设备、工艺等多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创新施工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建造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其次,创新施工管理制度、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能够切实保障各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如设计、施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障。通过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能够有效地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混乱和延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最后,针对施工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施工技术达不到标准等情况,创新管理工作,能够理清职工职责划分,统筹施工人员合作,激发职工积极性,确保项目有序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创新施工管理方式,可以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2.1 施工劳动力控制不到位

建筑行业需要聚集大量劳动力资源,建筑工程施工损耗的人力成本也相对较多,但施工单位很难全方位把控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很可能出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尚未达到该行业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也未参加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活动,只能凭借曾经积累的施工经验完成相关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人员数量过多,很难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很可能增大违规现象发生的几率,现有施工人员也并未对建筑材料实现合理化运用,从而导致大量建筑材料浪费。

2.2 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性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常常对施工现场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质量问题及隐患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而且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发生意外伤害或患病。此外,管理不规范还会导致施工材料的乱堆乱放、设备的损坏等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安全意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健康安全的关键。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3.1 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性

对工程质量的实体质量监督管理应对施工作业面的工程质量及关键部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管理。在实体质量管理中重点检查工程实体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及重要使用功能,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及使用功能的重点部位各关键工序进行监督管理,还应对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材料构配件、设施设备出厂证明文件、检测报告等进行查验。通过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实体质量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图设计要求,保障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可靠。

3.2 明确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衡量施工企业管理规范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的参考范本,要求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企业特点进行科学定制,确保管理工作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一,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质量把关,即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都应当有相应的施工小组和施工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将该工序交由下一道工序班组进行交接检查,专职质量检验人员还需要进行最后一道专职检验把关。第二,在现场建筑材料和器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有严格的管理规范,通过使用登记、归还登记的方式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更严谨地对待施工实操工作,也减少了造成器材设备等的损坏问题。第三,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结合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这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能够在合理兼顾建设质量、现场安全的基础之上,形成更加有序的管理体系,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把关人。

3.3 提升施工人员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有效的技能培训不仅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方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升施工质量。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技能等级认证体系,并针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制定详细的技能标准和培训课程。通过鼓励施工人员参与等级认证体系考核,帮助施工人员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以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培训模式,制定针对不同技能层次的培训计划,引入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鼓励施工人员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项目,通过持续的技能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3.4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明确工程施工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的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材料管理标准化、进度管理标准化等方面。例如在材料管理标准化做法上,要严把建筑材料进场关,在材料选购上,坚持“六不用”的标准(不用无试验报告材料、不用无出厂合格证材料、不用超过误差范围内材料、不用破损材料、不用超期失效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材料进场前,由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组成材料调研认证小组,比较选择,择优选择优质材料,并联合签订材料认证单。施工过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对于隐蔽性工程及关键性工序都需要严格进行检验,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

3.5 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等功能,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及时改变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及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全方位覆盖建筑材料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静.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砖瓦, 2024, (04): 106-108. 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4.04.024.

[2]韩飞.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4, (02): 74-76.

[3]夏之俊,康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散装水泥, 2023, (06):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