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浅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卫渊博

栾川县水利局  471500

摘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由此还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文章对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资源保护;水文水资源

引言

水资源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然而,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威胁到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城市水资源的运用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运用相比有较大差异,城市内部的水资源运用率比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人口数量众多,所以每天所需要的生活用水量就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较发达,所以工业方面的水资源用量也比较多。而在农村地区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赶不上城市的规模,所以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使用量和城市地区的水资源使用量相比要少。从长远的利益角度出发,水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关系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水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环境及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好水资源是水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的一环,将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暖等全球挑战问题的出现,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出现了问题,甚至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发展至今,全球每个国家都开始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尤其是日、美等发达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非常重视,已经开始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才能够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国家也要吸取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淡水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提升城市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水资源稀缺性。全球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稀缺的问题,包括干旱地区、快速城市化地区,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这种稀缺性加剧了水资源管理的挑战。第二,水污染和水质问题。水污染问题在许多地区变得越来越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城市污水排放。这些问题对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第三,不平等分配。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的分配不够公平,导致社会和经济不平等。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面临着获取清洁饮水的挑战,而一些地区的农业和工业部门占用了大量水资源。第四,可持续管理挑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挑战。涉及维护水质、保护生态系统、提高水效率以及发展可再生水资源。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3.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以显著提高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效率,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的资源。在农业领域,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耗。滴灌是一种将水直接滴入植物根部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水分送到植物需要的地方,从而大大减少水的浪费。喷灌则是通过喷洒的方式将水均匀地覆盖在植物表面,这样既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又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进一步减少农业用水。在工业领域,通过推广循环水处理技术,实现工业废水的再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从而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还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水消耗,从而实现工业用水的高效利用。在生活领域,通过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居民用水效率。

3.2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完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所以应当建立相应的城市用水统一管理体制,形成城市供水用水及处理水的循环保护系统,从而使城市的用水形成健康持续的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结合水资源利用的发展目标,加强对水资源的基础研究,同时投入大量的经费搞好前期的基础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和财政资金配套,重点解决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3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法规和政策的完善不仅需要明确水资源的权属和使用责任,还需设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标准,全面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同时,应加强对水资源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法规和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为了适应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需求,还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水资源管理法规,引入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灵活高效、科学规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此外,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还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以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远保护,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4防控污染,提升能力

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防控污染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且分布面积较为广泛,无论是深层地下水还是浅层地下水都存在被污染的问题,加之地下水的流动性较强,水位变化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水污染治理难度以及治理成本等。为此,相关部门或企业应该做好防污染工作,合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禁止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同时还需要从根源处治理水污染,实时监测水量及水质,科学规划防护带,以此将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另外,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能力,优先明确具体评价细则,科学开展评价工作,重在提高评价水平及评价的规范性与针对性等。实际工作中,评价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国家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文件资料等,以为参考开展水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严格执行各评价机制,遵守相关评价规则,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信以及有效等,实现水环境污染的防控。

3.5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公众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政府可以在学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通过媒体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志愿者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时,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水文水资源企业还要重视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合理优化,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防控污染,提升能力,切实提高人员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杜泉发.探究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优化运用[J].低碳世界,2023,13(10):142-144.

[2]张晓芳.水利工程中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应用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7):124-126.

[3]耿俊华.关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优化管理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5):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