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对环境保护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环境检测对环境保护质量的影响分析

武凯蔡硕

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277100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由此而提高了对日常生活环境的要求标准;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借助现代化仪器设备检测环境状况,了解被测区域环境破坏的状况,并创新检测方法,建立预警系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提升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为社会整体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质量;影响

引言:当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需要事先对该环境进行仔细、准确的检测,形成检测报告作为参考依据;为此,有关部门领导需要提高对环境检测与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其环保意识,在实际工作需要遵循标准性、精细化管控与明确性等原则;在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对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其梳理健康正确的旅游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持环保习惯。

一、环境检测的原则

(一)标准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标准性原则主要是指环境检测人员日常工作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在现代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五项标准为主,且国家环境标准体系分为三个等级(GB、HJ、DB),分别是指国家级环境标准、国家环保总局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具体划分结构如下图所示[1]

1713518805023

图1 国家环境标准体系

(二)精细化管控原则

    所谓精细化管控原则主要是应用于环境检测实验过程中,常见的实验检测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检测人员可以在被测环境中获取样品,直接在现场完成实验检测工作,例如气温检测、声环境检测等,这些实验过程对样品、仪器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宽松,仅控制现场采样点数量与布设方式即可,工作人员借助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完成检测要求,并直接得出数据结果;其次,由于部分实验结果与过程的精确性要求较高,检测人员需要在目标环境中获取样品,经过密封处理,送至实验室,借助一些精密仪器进行试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采样点布设方式、数量、样品数量及运输保存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避免样品受损而影响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三)明确性原则

    此外,在环境检测工作开展时,检测人员还需要遵循明确性原则,检测人员需要明确采样研究的目标,熟悉并掌握环境检测采样的规范标准,防止采样方法不合理或错误,导致采样结果与标准要求不符,从而影响环境监测报告数据的准确度;在另一方面,检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之前需要明确采样的任务,严格遵循国家环境检测采样标准,当发现某些数据与标准要求不符时,需要及时返工,重新进行取样检测,避免对后期工作造成影响。

二、环境检测对环境保护质量的常见影响

(一)采样点布设方面的影响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其工作质量极易受到采样点布设的影响,如果采样点布设密度较大或较小时,都会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度,无法将其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进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与质量造成影响降低;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对采样点布设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并在采样点周边设置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在长期采样时,采样结果准确有效。

(二)采集样品质量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环境检测工作开展时,样品采集、运输与保存等方面都会对样品质量造成影响;其中,样品采集会受到采集人员操作、采样方法及采样点布设的影响,在样品运输与保存过程中,则会受到容器、运输方式、采样量、保存期、保存剂类型与用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检测结构在运输采集样品时,其大多会使用同类保存方式,导致内部样品易受污染而产生变质问题,对检测结果准确度及后期工作质量造成影响[2]

(三)检测仪器设备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环境检测工作中,还会受到检测仪器设备的影响,其主要是由于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环境检测工作中,为检测人员日常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且先进设备的应用有效保障了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而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将会导致检测结果失真,甚至完成检测工作要求,由此导致人力物力浪费,对环境保护工作质量造成影响降低。

三、加强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质量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检测方法的创新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发展,相关单位领导首先需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联合有关部门,获取充足的资金资源与技术人员支持,对环境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建立新的环境检测体系,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度,以此来对环境状况做出准确预测,帮助环境保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控制降低甚至消除不良因素,保障自然环境整体的健康与安全。

(二)加强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环境保护质量,有关部门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现代环境检测标准,创新检测技术与方式,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污染类型与污染源较多,检测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污染源与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从而提升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环境检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通常,为了提升环境检测效率,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环境检测预警系统,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且管理难度较大的区域,利用预警系统进行全域检测,还可以借助预警系统建立统计数据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与技术出具等信息的全面收集分析,确定污染源与位置;其次,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应用数据库与GIS等技术,将检测数据存储在系统中,提高信息处理与检测工作的速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保障

(四)加强环境检测与保护法规的健全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为了加强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质量的提高,环保部门需要加强与各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合作,组织人员对当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勘察,以此来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检测与保护法规,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对该区域内所有污染性企业进行严格监控,当发现违规排污问题时需要及时、严厉的处理;在另一方面,借助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约束环境保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与行为,为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促进作用[3]

总结:综上所述,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检测结果对环保工作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有关部门领导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环境检测对环保质量的影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改进环境检测工作内容与方法,获取到准确、完善的环境信息,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削弱环境污染程度,从而推动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130-131+134.

[2]王钰涔,褚琪.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56-57.

[3]郑丽丽,张望.环境检测对环境保护质量的影响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