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赵南南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

邮编:518033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数学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想主要是具象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背景下,本论文从学生的学情和现实的认识水平出发,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对策

引言:体验式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数学老师们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所以,老师们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学情考虑进去,让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是主导者,而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听、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单一的,给学生提供的积极体验的机会很少,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也使数学课堂的体验度下降。而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有效互动对于课堂的活化至关重要,若老师能够转变传统的理念,正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使课堂变得活泼起来,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和高效,这样才能有效地创造出一种体验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老师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让他们主动地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快乐,产生体验的欲望,为体验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师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本节课老师从认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导入,新授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分工协作,通过观察、猜想、测量、动手操作验证,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了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性,老师精心准备自己动手制作的平行四边形和动画,通过教具直观形象,紧紧围绕平行四边形的几个重要特征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特点。这样的教学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全面丰富体验式教学情境的构建

    情境创设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在课堂上与教学问题相结合的一道桥梁。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体验式学习的效果,老师们首先要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和建设质量进行优化,并采取如下措施来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教学情境,这是指教师要深入发掘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习体验,并将课本中的重点与难点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更好地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味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最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性的学习中,有效地拉近与陌生知识的距离,大大地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和理解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为提高学生以后的知识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四)》一课,这节课是关于利息问题的教学,凸显了知识的应用性,虽然教材上提供的实例比较简单,但是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囿于数学自身的“象牙塔”之内,而是将这些内容的触角伸展开来,联结更复杂、更综合的的真实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以甘肃临夏州地震为情境展开,让学生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计算并理解利率的含义,并给学生传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抓住时机利用学生的“错”,展开讨论,产生矛盾,自然而然发现“对”。因此学生对利率的含义理解非常透彻,对接下来利息的学习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再如,教师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老师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熊大熊二去超市买月饼的情境,逐步引出一半如何用数来表示,引发冲突,引出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分月饼”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

三、全面加强合作体验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提高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老师们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合作体验,这既可以提高他们自己的核心技能和基础技能,又可以在其他领域形成一种团结合作的发展潜能,还能推动课堂教学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教师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师将生活问题数学化,不断启迪学生的思考,将复杂的新问题转化为已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将曲面转化为平面,在操作、推理中很好地理解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又通过多样化的变式训练,让学生思维火花在碰撞中不断生发。整节课,通过组间操作、合作展示、互查互纠、小组评价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吸收和内化。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的发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团队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研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所以,要使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需要老师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与调整,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和探究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体验中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通过以上研究,既可以强化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性,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婷婷.“学”“用”结合——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6):75-76.

[2] 苏锦彬.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方法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80,82.

[3] 陈夏艳.注重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2019(2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