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

曾方方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盖洋学校        365205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综合素养培养的需要,“教—学—评”一体化应运而生。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既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具备创新意识,又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性。通过在教学中贯彻一体化理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进行相关讨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践

小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关键。“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将教学和评价紧密结合,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方法的灵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设计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情境化的语言学习任务

学习语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为了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实效性,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情境化的语言学习任务。

以 “Planning a Trip”这一单元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情境化的语言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任务(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制定一个旅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语言支架,如“I want to go to...”(我想去……),“I plan to visit...”(我计划参观……),“I’m going to stay for...days.”(我打算待……天)等。通过搭建这些语言支架,学生可以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旅行计划。任务(2):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规划一次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讨论并选择旅行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安排等,并共同制定一个详细的旅行计划。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加深对旅行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在组织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已学的语法知识。例如,当谈论到旅行的交通方式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动词的时态和主谓一致性;当讨论旅行目的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并巩固关于地点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的课堂练习任务

练习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练习任务,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掌握相关语言知识,能够循序渐进地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的课 堂练习任务。

以“Weekend Activities”这一单元为例,鉴于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以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个性化的课堂学习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任务(1):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家人的周末活动记录在练习本上。例如,可以列出“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并在下方记录他们各自的周末活动,如“read books”(读书)、“watch TV”(看电视)、“go for a walk”(散步)等。这样的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还能为他们的口头表达提供语言支架。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人的周末活动。在介绍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法,并强化正确形式。任务(2):在完成了介绍家人周末活动的任务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朋友的周末活动。同样,学生可以事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朋友的周末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My friend likes to...on weekends.”(我朋友周末喜欢……)等句型,并强调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通过多次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这一语法点的正确用法。

二、以评价为推手,细化教学流程

(一)以全过程评价导学

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导学。聚焦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通过全过程评价实施导学。通过全过程评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优势,并以此为参照,扬长避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同时,全过程评价导学也能够补齐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短板。

以 “Teachers' Day”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聚焦Warming up(课前热身)、Presentation(呈现新知)、Practice(语言练习)、Summary(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评价。在课前热身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以歌曲或chant的形式初步了解与教师节相关的语言知识。例如,可以播放一首关于教师节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是否能够跟随歌曲或chant的节奏和内容进行互动,并进行细致评价。在新知呈现阶段,让学生尝试利用自然拼读法认读本课时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例如,教师展示一些与教师节相关的单词和短语,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然拼读法的规则尝试发音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拼读效果,包括他们的发音准确性、拼读速度以及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学的词汇,并进行适时评价。在语言练习阶段,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与教师节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如何庆祝教师节”这一话题展开自由对话,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学生向老师表达感谢和祝福的场景。在这些活动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有效交流,并进行实时评价。在课堂小结阶段,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根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二)以全方位评价助学

在学习之路上,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学习困境。为了助力学生摆脱学习困境,提升学习效益,教师应通过全方位评价助学。从助学的角度来看,全方位评价犹如一个支架,能够辅助学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逐步摆脱学习困境。

以“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随后,我鼓励学生从“询问地点”、“描述路径”、“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等方面,畅谈如何在迷路时向他人问路。虽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较为流畅地用英语描述问路的过程,但在表述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语法错误、读音不准确、表达不地道等问题。因此,教师从语法、读音、表达地道性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限于教师,还包括学生自身和其他同学,以形成多主体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全方位评价的助学作用,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标准的录音,让学生反复聆听,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观察发音时的口型变化。在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时,利用多媒体展示语法知识的思维导图或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并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着重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这不仅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学习反馈的及时性,而且能够提升英语评价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许晓婷.“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 校园英语,2023(38):175-177.

[2] 金海威.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前置评价[J]. 教育家,2023(3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