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试析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沈兀涵彭程 

211403199210228225  211422199202203211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脉络下,工程施工领域的成本结构已显著演变为包含人力费用、设备及材料采购开销,以及管理费用等复杂组成部分。此种经济环境下,若缺乏精准的概预算与造价管理措施,施工项目的成本有可能失控,进而严重影响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实施精确的概预算编制不仅是必要的,且对确保项目的财务稳健极为关键。现行的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实践领域面临若干挑战,包括概预算专业人员的技能有待提升,数字化技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潜在价值被忽视,以及预算编制和管理监管机制的不健全。这些因素集体制约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亟须系统性的改进以确保成本控制的优化,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的造价管理标准迈进

关键词:工程;施工;概预算;对策

在工程项目启动阶段,概预算专业人员需依据设计蓝图及施工计划,执行预算编制任务。该过程要求细致估算各施工环节的资金需求,并指导施工团队合理调配工程材料,优化资金分配。这一策略旨在确保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与成本效益的最优化。然而,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与概预算领域存在若干挑战,包括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需求、未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以及预算制定和监管体系的不足等,这些因素对项目管理的高效推进构成了制约。本研究致力于识别工程施工及概预算流程中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目的在于提升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顺畅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1工程施工与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1概预算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强化

在当前建筑行业环境中,工程预算制定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显得尤为迫切,以保障成本控制与工程预算的精确性。目前,多数企业未针对预算人员提供全面且多元化的专业培训,导致他们仍旧依赖效率低下、过时的编制方法。这不仅未能提升工作效率,还对后续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缺乏现场调研的预算编制可能导致预算与实际施工成本出现显著偏差,进而引起变更增加和额外的费用支出,最终可能因资金短缺而妨碍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由于缺少快速高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交流渠道,概预算人员难以与其他行业内的优秀同行进行知识分享和经验积累,从而阻碍了高效预算编制方法的形成和采纳。企业在优化预算人员结构方面也未见明显行动,缺乏专业化和高素质的概预算人才,这直接降低了预算编制和造价管理的专业水平与科学化程度。因此,为了增强概预算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迫切需要企业从多维度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2忽视了数字化技术的积极作用

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工程施工和预算编制领域亟需借助这些先进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数字化技术在工程预算编制中具备显著的应用潜力,能够为工程执行过程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极大地提高概预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目前概预算人员普遍缺失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未能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具体而言,当前预算人员未能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虚拟模型,从而无法基于该模型进行科学高效的预算编制,这直接导致预算工作效率的降低。另外,缺乏对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使得概预算人员不能有效监测施工现场环境,进而影响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的匹配度,并忽视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变化,不利于提升概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适应性。当前预算人员也未能通过现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获取实时更新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市场价格,这一状况影响了工程施工活动经济效益的优化。因此,为了增强预算编制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必须重视和提升概预算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积极整合数字化技术于工程预算过程中,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精确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1.3预算编制及监管制度尚未完善

当前,工程建设的施工及预算概算编制和监管体系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这一状况不利于推动概预算业务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对概预算工作人员的职责执行监督不足,缺乏周期性的审查机制去评估概预算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及其科学基础,进而可能引起施工成本超出预定预算,影响工程项目的持续进展。此外,企业在建立与完善概预算相关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缺失,导致概预算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无明确规范可供遵循,从而降低工作标准化水平,难以营造有序的内部工作流程,制约了工程施工和概预算业务的规范化进程。同时,企业在优化预算审核流程方面也未能取得显著进步,这不利于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对提升施工成本控制的质量造成阻碍。另外,概预算人员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上显得不足,这不仅降低了概预算制定和实施的效率,也对后续工程的施工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2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工作的优化措施

2.1加强概预算人员专业队伍建设

针对工程预算编制领域的从业人员,其专业素养尚需提升,亟须强化团队建设。企业层面应着力于完善预算人员的培训体系,采纳行业内专家传授的先进与高效工作手段,以促进施工项目预算制定及实施的创新。此外,预算人员亦需主动开展现场勘查,细致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关键环境数据,确保预算方案的精准度和针对性,有效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挑战。进一步地,企业可构建线上学习交流平台,便于预算人员与其他行业精英进行高效沟通,分享各自在工程施工及预算优化方面的经验与策略,从而积累实用的编制技巧,提升整体的预算水平。同时,通过改善预算人员的薪酬待遇,有助于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专业预算人才,进而提高工程概预算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2.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当今的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被显著忽略,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概预算编制中的潜力。为提升预算的精确度与控制精度,建议引入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构建BIM模型,预算专员能深入分析多种情境下的资金需求,实现更全面细致的预算编制,确保资金分配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进一步地,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监测施工现场,预算人员可基于实时数据,持续调整并优化预算方案,从而显著提升预算质量。此外,企业亦需加强内部信息系统的协同性,确保概预算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成本数据,快速识别预算与支出之间的偏差。借助云计算技术,自动进行问题分析,有助于保障工程施工和预算工作的高效协调进行

2.3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及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与预算编制监管体系的完备性尚待加强,需构建及优化全面的预算制定和管控体系。企业应定期审查预算编制人员的方案,对各项预计支出的测算进行监控和核对,确保预算方案的实用性及其科学依据,以便据此指导资金分配。此外,企业需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规定预算人员遵循既定程序开展预算制定和成本控制,并将执行情况予以记录,以支持管理层实现工程项目从始至终的全周期管理。同时,企业可制订激励和奖惩制度,激发预算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推动工程施工与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化和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施工与预算制定的实践过程中,显著的问题包括:概预算专业人员的技能提升需求迫切、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潜力被忽视,以及预算制定及监管机制的不健全。这些障碍制约着工程项目施工的高品质推进。本研究通过剖析当前工程施工与概预算所遭遇的难题及其解决策略,建议从强化专业概预算团队的建设、最大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完善预算制定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以实现概预算工作在人员培养、技术运用、制度建设等多个维度的优化与进步,促进工程项目预算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包瀚驰.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17):28-31.

[2]杨茂华.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影响及控制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2,(10):73-75.

[3]靳晓霞.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