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研究

郭宝东     符浩   盛文杰

天津    3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一体化协同的研究,通过分析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优势,探讨了信息共享、协同设计、施工过程仿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技术平台、数据交换、模型协同等方面。本研究为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BIM模型;施工过程; 一体化协同;应用技术;协同优势

一、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概述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BIM模型与施工过程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设计、数字化施工和智能化管理,形成了一体化的建模和施工管理体系。通过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实现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提高了建筑物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一体化协同还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控制,为施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二、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

2.1 BIM模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技术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BIM模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图的自动生成、自动更新和高效传输,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和优化设计方案。BIM模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参数化建模、碰撞检测和自动识别等方面。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技术,包括参数化建模、碰撞检测和自动识别等方面,为建筑施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还优化了施工方案和降低了施工风险[2]

2.2 BIM模型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技术,是实现施工过程协同的重要手段。通过BIM模型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进度的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和合理调度,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缩短了工期。BIM模型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4D模拟、进度跟踪和资源优化等方面。

2.3 BIM模型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实现施工过程协同的重要手段。通过BIM模型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监管、质量检测和问题预警,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减少了质量事故和改善了工程质量。BIM模型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3D/4D可视化、质量检测和智能报警等方面。

三、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优势

3.1 信息共享与沟通协同

在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中,信息共享与沟通协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BIM模型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信息的数字化建筑模型,能够为各个施工阶段的参与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BIM模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可以实时共享建筑设计、构件信息、工程进度等数据,使得沟通更加高效、精准[3]。同时,BIM模型还可以提供多维数据展示,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三维模型等,使得信息传达更加直观清晰。这种信息共享与沟通协同的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过程中各方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信息传递的误差和延迟,从而为协同优势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2 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与协同

建筑BIM模型在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应用,为协同优势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BIM模型,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构件的布局、结构、材料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作业。同时,BIM模型还可以进行施工过程的三维仿真,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包括起重作业、施工顺序安排、材料运输等,使得施工过程的协同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在施工现场,利用建筑BIM模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工人对于建筑物的可视化理解,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建筑模型叠加到实际施工场景中,实时比对建筑物设计与实际施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这种可视化的协同方式,使得施工各方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建筑设计意图,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偏差,为施工过程的协同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关键技术

4.1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数据交换技术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数据交换技术是实现一体化协同的重要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信息需要在不同的软件平台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包括建筑设计模型、结构模型、设备模型等多种数据。因此,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数据交换技术需要具备高效、准确和稳定的特点。

数据交换技术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这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例如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格式,以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数据交换技术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在不同软件之间传输的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并且不会因为格式转换而丢失信息。此外,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技术也是数据交换技术的重要内容,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或被篡改

[4]

4.2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设计技术

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设计技术是实现施工过程优化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设计方案的变更和沟通成本较高,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误差累积。而通过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设计技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协同设计和交流,有效避免信息传递和解释产生的偏差,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施工的准确性。

协同设计技术的关键在于实现设计模型与施工模型的无缝对接和交互。这需要建立统一的模型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的模型能够完全对接和交互。同时,协同设计技术还需要考虑到多方协同编辑和共享的需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变更能够实时同步到施工模型中,避免信息不一致和误解。

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首先,在建筑领域,BIM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协调与沟通。其次,本研究发现,通过信息共享、协同设计、模拟仿真等手段,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协同优势能够全面发挥,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效益。因此,本研究为建筑BIM模型与施工过程的一体化协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建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阮若琳.建筑物化阶段的BIM建模方法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23,32(06):76-81.DOI:10.14140/j.cnki.hncjxb.2023.06.011.

[2]李国华.BIM建筑模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实践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24):147-149.DOI:10.16673/j.cnki.jcfzdx.2023.0333.

[3]任伟,张顺进.基于BIM模型的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研究[J].浙江建筑,2023,40(05):37-40.DOI:10.15874/j.cnki.cn33-1102/tu.2023.05.00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