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品牌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浅议农业品牌化建设

何春华1  余庆明2

1、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观紫镇农业服务中心  2、四川仪陇 6376052、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农广校  四川仪陇 637676

摘要:本文简述了品牌的概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阐述了农产品的品牌类型及内涵;简述了南充市及仪陇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一家之见,望同行及广大读者“斧正”。

关键词:农业;品牌;建设

农产品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品牌的概念,建设农产品品牌的对策

1、品牌的概念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附加在商品上的识别标志,它由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如:阆中保宁醋、仪陇银明黄酒等。品牌具有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的功能。

品牌注册后形成商标,即获得法律保护拥有其专用权。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2.1强化品牌意识,找准品牌定位。

2.2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2.3融合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品牌传播渠道。

拓展“农一超”对接、直销专卖、订单营销、网络营销、农产品会展、现光农业和知识营销等渠道,扩张农产品品牌传播空间。

2.4建设品牌农产品的高标准体系。

2.5加强政府引导,落实好扶持政策。

二、农产品品牌类型及内涵

1、名特优新农产品

1.1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指在特定区域(原则上以县域为单元)内生产,具有一定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登录公告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产品纳入名录的生产企业,可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专用公共标识。四川省纳入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农产品,如北川苔子茶、威远黑山羊等。

1.2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四川省省级公用品牌为“天府粮仓”。2023年6月9日,“天府粮仓”四川农业省级公用品牌发布会举行,公布了首批100个“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名单。据统计,四川省“天府粮仓”的农产品数量,除上述100个精品品牌外,还包括总计2500多个的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及多个“川字号”特色品牌。南充市市级公用品牌叫“好充食”,目前拥有营山黑山羊、阆中保宁醋、有机升钟鱼等农产品700多个。仪陇县县级公用品牌叫“德乡仪品”,目前已有仪陇胭脂萝卜、仪陇银明黄酒等农产品100多个。

2、“三品一标”农产品

“三品一标”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2.1无公害农产品

2.1.1含义: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1.2性质: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是一种质量认证性质的管理,由政府推动,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2.1.3生产方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应用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从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农田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和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通过农业标准化规范生产。

2.1.4发展定位:定位于保障质量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主要发挥市场准入和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打造公共品牌形象,树立品牌引导消费,方便市场准入,促进优质优价。

2.2绿色食品

2.2.1含义: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2.2.2性质:绿色食品认证是由政府引导的,严格意义上讲,绿色食品认证是一种标志许可的过程,其认证过程及标志使用均要适当收费,收费项目包括认证费、标志使用费和管理费。

2.2.3生产方式:“绿色食品”生产是特别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结合,从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2.2.4发展定位:绿色食品走精品化发展道路。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质量安全制度。同时实行对产地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绿色食品是农业农村部推出的质量认证的标志产品,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品牌和价格优势。主要满足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消费。

2.3有机农产品

2.3.1含义: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并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

2.3.2生产方式:指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3.3认定性质:有机食品认证是市场行为,认证过程及年度管理均需收费,收费项目包括申请费、审核费、证书费、年度管理费等。

2.3.4发展定位:鉴于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现实情况,我们应适度发展有机食品,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需求。

2.4农产品地理标志

2.4.1含义: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该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生产方式,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2.4.2标志登记的性质

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认证的范畴,是将符合一系列标准、要求的具有特定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通过规定的审查和评审程序后,冠以“地理标志”并由农业农村部进行登记保护。

2.4.3标志登记的作用:是一项服务于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公益行为,主要依托政府推动,登记不收取费用。

2.4.4市场定位:地理标志既是产品标志,也是质量标志,主要满足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的需求。

三、南充市及仪陇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南充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县(市、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有机强市”及“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所辖3区、6县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同时创建有机生产基地35.2万亩,认证22.5万亩,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万亩。截至2023年底,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17个;认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分别达到286个和88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等国省品牌68个、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1个。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上,南充市围绕“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立足本地优质特色农业资源的产地环境,着力推动农业基地品牌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使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数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获得首批“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称号,入驻“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达300余家。仪陇“德乡仪品”共有100余款农副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仪陇120余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品。具体包括水果、食用油、大米、肉制品、蛋制品、五谷杂粮、休闲食品等。此外,仪陇县拥有50余家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如德懋农发、客家兄弟等,以及30余个优质农特产品。

二O二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