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陈亦  陆佳佳通讯作者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上海市 普陀区 200065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在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负担、物理限制、心理情感限制评分比对照组低,社会支持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继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心肌梗死;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肌梗死的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护理服务[1]。据此,本研究选择80例心肌梗死患者,探究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女分别20例和20例,年龄48~67(57.8±3.19)岁;对照组男女分别22例和18例,年龄50~66(58.5±3.6)岁。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①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包括首次及非首次心梗患者;②签字同意参与试验。排除: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外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②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体征监测和治疗指导,关注其身心状态变化并予以基础护理。

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1)多元化护理:①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替换药物。②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③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逐步增加体力活动、恢复日常功能、改善心脏功能等方面。(2)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其发病原因、症状及后果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充分了解该疾病的严重性和必要性,宣教方式包括手册、视频、微信群等等,内容涵盖饮食、运动、用药安全、心理健康指导,过程中认真收集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针对性解答。

1.3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采用ESCA表,分为健康知识水平(68分)、自我概念(32分)、自护责任感(24分)、自我护理技能(48分),各项评分越高则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MLHFQ表,分为症状负担(40分)、物理限制(25分)、心理情感限制(30分)、社交支持(15分),前三项评分越低、第四项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在用SPSS25.0软件对计数资料分析时,用[n(%)](χ2验证)表示,对计量资料分析时,用(±s)t验证)表示,P值大于0.05,则差异不显著,反之,差异显著。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观察组

40

45.32±3.33

24.62±2.46

20.57±1.60

38.29±4.25

对照组

40

37.47±2.63

17.86±2.93

15.42±1.51

28.29±4.53

t

-

11.7002

11.1753

14.8051

10.1819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负担、物理限制、心理情感限制评分比对照组低,社会支持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症状负担

物理限制

心理情感限制

社会支持

观察组

40

15.23±2.57

10.85±1.12

13.14±2.47

12.26±1.17

对照组

40

22.28±2.41

14.32±1.24

18.47±2.27

9.59±1.43

t

-

12.6555

13.1341

10.0486

9.1395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会导致心肌组织因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造成心脏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并发症,具有极高的危害性。临床治疗和护理同等重要,尤其是临床护理工作,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2-4]

多元化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全面提供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康复训练、饮食调整等方面的护理服务。通过多元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此项结果表明了多元化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作用。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传授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管理措施等。这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充分证实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对肌梗死患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文倩.多元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婚育与健康,2023,29(19):169-171.

[2]卜莎莎,肖丽娟,刘雪艳,等.多元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1):57-60.

[3]吕亚莉,马艳敏.多元化延续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358-359.

[4]胡合苹.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术后的认知及行为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3):159-160+162.

[5]吴艳琛.多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