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结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B超结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临床分析

付羽

黑龙江仁康心脑血管医院 150086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结合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312例单胎孕妇,按照B超和胎心监护的结果将其分为四组,进行B超脐血流和胎心监护检测。结果:在Ⅰ组(脐血流及胎心监护均正常)中,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率极低,为1.41%;而在Ⅳ组(脐血流及胎心监护均异常)中,新生儿窒息和羊水污染的概率显著增加,分别为63.64%和36.36%。结论:B超和胎心监护的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干预高风险胎儿,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胎儿宫内缺氧;B超;胎心监护;脐血流;新生儿窒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在本院产科分娩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12例孕妇,包括213例初产妇和99例经产妇。产妇年龄范围为23至38岁,平均年龄为28.95岁(标准差4.46岁)。所有参与者的孕周平均为39.15周(标准差0.72周)。纳入标准包括:参与产妇均为非急诊收治;均已通过相关检测,包括胎心音、超声等;均为单胎妊娠;均为非早产;临床资料未缺失;产妇未患有其他合并症状;产妇或家属已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进行过详细咨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多胎妊娠的产妇;有早产、胎儿过大或过小情况;胎儿已被证实出现畸形;产妇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1.2.1超声检查

本次所用超声仪器由我院提供,型号为Voluson E8。首先对仪器进行合理设定,将探头位置及角度调整至最佳,仪器频率设置为5.5~7MHz。扫描开始前协助孕妇行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利用诊断探头对其腹部相应部位进行扫描,并取得脐动脉血流图。当脐动脉血流频谱与波形均保持稳定状态时,对与峰谷一致的频谱图实施截取,最少选择5张。结合孕妇实际状态对各项血流状态实施测算。

1.2.2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所用监护仪为飞利浦公司提供,型号为PHILIPS M2702A。将仪器调整至最佳状态,准备检测。检测前协助孕妇侧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将探头置于产妇胎儿背部一侧,进行无应激试验、自发宫缩下胎心,缩宫素激惹实验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胎儿宫内缺氧和新生儿窒息的评估。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标准如下:①胎心率基线≤110次/分钟或胎心率≥160次/分钟。②发生自发宫缩和用缩宫素进行诱导后胎儿胎心出现异常。③羊水污染程度为Ⅰ~Ⅲ度。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则通过Apgar评分进行评定,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产出1分钟内的呼吸、皮肤颜色、喉反射以及肌张力情况。其中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无窒息,评分越低,代表窒息情况越严重,时间越长。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超过20%单元格的理论频数(期望频数)T<5时,或者至少一个T<1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以Ⅰ组为参照组,对各组进行成对比较。由于成对比较会增加出现Ⅰ型错误的风险,本研究将根据Bonferroni调整后的α水平判断成对比较的统计显著性,即对于成对比较结果,P<0.0167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产妇羊水污染情况的比较

数据表明,Ⅰ组中98.12%的产妇羊水污染程度为Ⅰ度,仅有极少数出现Π度和Ⅲ度污染。相比之下,IV组的羊水污染情况最严重,只有18.18%为Ⅰ度,而Ⅲ度污染高达36.36%。Π组和Ⅲ组的羊水污染情况介于Ⅰ组和IV组之间。结果表明,随着羊水污染程度的增加,胎儿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因此,羊水污染程度可以作为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1 产妇羊水污染情况比较[例数(%)]

组别

n

Ⅰ度

Π度

Ⅲ度

例数

率(%)

例数

率(%)

例数

率(%)

Ⅰ组

213

209

98. 12

4

1.88

0

0

Π组

42

36

85.71

5

11.90

1

2. 38

Ⅲ组

35

24

68.57

10

28. 57

1

2. 86

IV组

22

4

18. 18

10

45.45

8

36.36

2.2新生儿Apgar评分的组别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Ⅰ组中新生儿健康状况最佳,有98.59%的新生儿Apgar评分达到了8至10分,表明这些新生儿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相反,IV组的情况最为严峻,仅有31.82%的新生儿评分在8至10分之间,同时有18.18%的新生儿评分在0至3分之间,显示出严重的健康问题。Π组和Ⅲ组的新生儿健康状况较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新生儿Apgar评分较低。总体来说,组别之间的Apgar评分差异显著,提示不同群体新生儿的出生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表2 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例数(%)]

组别

n

0〜3分

〜7分

〜10分

例数

率(%)

例数

率(%)

例数

率(%)

Ⅰ组

213

0

0

3

1.41

210

98.59

Π组

42

0

0

4

9.52

38

90.48

Ⅲ组

35

0

0

10

28. 57

25

71.43

IV组

22

4

18. 18

11

50.00

7

31.82

2.3不同组别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比较

数据显示,在Ⅰ组中,绝大多数新生儿(98.59%)未出现窒息,仅有1.41%的新生儿有窒息情况。相比之下,IV组的情况最为严重,有63.64%的新生儿遭受窒息,这是四个组中比例最高的。Ⅱ组和Ⅲ组的窒息比例也较高,分别为9.52%和28.57%。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组别的增进,新生儿出现窒息的风险显著增加,突显了临床上对高风险群体的重点监控和干预的重要性。

表3 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例数(%)]

组别

n

无窒息

有窒息

例数

率(%)

例数

率(%)

Ⅰ组

213

210

98.59

3

1.41

Π组

42

38

90.48

4

9.52

Ⅲ组

35

25

71.43

10

28.57

IV组

22

8

36. 36

14

63.64

3结论

在当前临床诊疗中,胎儿缺氧的诊断尚无金标准,通常结合窒息评分和脐带血酸碱度来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不仅对胎儿自身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残疾。当胎儿处于缺氧状态时,其心脏血流动力学会发生变化,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心率过快以及血液重新分布等症状。此外,胎儿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时,可能发生血管扩张和循环不足等现象。通过B超监测脐带血流,可以评估胎儿的营养吸收情况及相关的血液循环状态,一旦脐带血流指标异常,可以判断胎盘压力过大,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和缺氧症状。B超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创伤小、操作简便。然而,单独使用这一方法容易受到肥胖等因素的影响而误诊。胎心监护则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来评估宫内情况,这种方法风险低,但也可能因胎儿睡眠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误诊。本研究结果表明,当B超和胎心监护均显示正常时,胎儿宫内缺氧的情况大为减少;相反,当这两种检测均显示异常时,新生儿窒息和羊水污染的概率显著增加,诊断准确性也随之提高。因此,B超与胎心监护的联合使用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和新生儿窒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红玉,王文文,兰希福,等. B超结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临床分析 [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 45 (04): 257-259. DOI:10.16846/j.issn.1004-3101.2023.04.005.

[2]邵明容,郑颖,言述,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胎儿心电图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 (07): 1675-1678+1683.

[3]吴丽萍,李兴文. 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在胎儿宫内缺氧及分娩结局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 14 (07):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