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运营客运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网络化运营客运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

刘景铭  刘思阳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化运营对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影响,并对客运安全的管理策略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整合这些策略,地铁运营商可以不断加强客运安全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

关键词:网络化运营;客运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在地铁客运安全管理中,深入渗透网络化运营理念,实施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实施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定期维护和检查程序,才能驾驭不断变化的运营格局,以更高的运营服务水平,使乘客获得安全舒适的乘车体验。

1、网络化运营对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影响

1.1增强连通性和相互依赖性

地铁系统的网络化运营涉及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网络、乘客信息系统等各子系统的集成。这些互连的系统依靠数据交换和通信协议来有效地协调操作。虽然增强的连接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实时监控,但它也产生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1]。一个子系统的任何中断或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网络,从而导致安全问题。

1.2网络安全风险

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使地铁系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包括黑客、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攻击。恶意行为者可能会以列车控制系统或通信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组件为目标,以扰乱运营或危及安全。确保网络安全弹性能够保护地铁网络免受网络威胁。实施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例如加密、访问控制和入侵检测系统)则可以有效减轻这些风险。

1.3数据隐私问题

网络化运营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乘客信息、运营数据和维护记录。虽然数据驱动的见解可以改善决策和预测性维护,但它们也引起了对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担忧。地铁运营商必须遵守严格的数据隐私法规,并采取措施保护敏感信息。匿名乘客数据、加密通信渠道以及限制授权人员的访问是保护数据隐私的关键步骤。

1.4安全监控的复杂性

传感器、摄像头、自动化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增强了地铁网络的安全监控能力。实时数据分析使操作员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主动响应事件。然而,管理这些系统生成的大量数据给数​​据处理、解释和决策带来了挑战。地铁运营商必须投资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培训计划,以有效利用数据进行安全管理。

2、网络化运营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实施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

实施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是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包括:(1)传感器网络:部署在地铁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网络可监测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和空气质量。这些传感器提供潜在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信号、跟踪环境条件并检测可能表明安全隐患的异常情况。持续监控基础设施健康状况有助于预防事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服务中断[2]。(2)自动列车控制系统:自动列车控制(ATC)系统使用先进的信号技术来调节列车运行并保持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这些系统通过防止碰撞、最大限度地降低脱轨风险和优化列车性能来提高运行安全性。ATC系统还可以提供列车位置和速度的实时数据,使操作员能够有效监控运营情况。(3)预测性维护工具:预测性维护工具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历史维护记录、传感器数据和性能指标,这些工具可以识别表明即将发生故障的模式和趋势。主动解决维护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故障的风险,并确保地铁运营的可靠性。(4)紧急通信系统:紧急通信系统使乘客和工作人员能够在危急情况下报告紧急情况、请求援助并接收安全指示。这些系统包括安装在地铁站和火车上的紧急呼叫箱、对讲机和公共广播系统。清晰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快速响应紧急情况和疏散程序。

2.2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

建立员工培训和意识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地铁客运安全性,使员工积极为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贡献。以下是员工培训和意识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1)应急响应培训:地铁工作人员接受严格的应急响应协议培训,包括疏散程序、急救技术和人群管理策略。培训模拟和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让员工在受控环境中练习自己的角色和职责。(2)安全程序和政策:员工培训计划强调遵守安全程序并遵守既定的安全政策和法规。培训模块涵盖平台安全、轨道访问协议、消防安全程序和危险材料处理等主题。定期进修课程可确保员工了解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3)技术熟练程度:地铁员工接受有关操作和维护用于安全监控、通信和控制的技术系统的培训。培训课程使员工熟悉闭路电视监控软件、紧急通信系统、自动售票机以及其角色所必需的其他技术工具。(4)危机沟通技巧:地铁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危机沟通技巧培训,包括清晰简洁的信息传递、积极倾听和同理心。在压力情况下冷静而自信的沟通能力可以增强乘客对地铁系统的信任和信心。

2.3定期维护和检查程序

定期维护和检查程序是确保地铁客运安全的另一重要方面。定期维护和检查程序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1)轨道维护和检查:例行轨道检查可识别可能损害轨道完整性或乘客安全的缺陷、裂缝和磨损。维护人员必须通过目视检查、轨道几何测量和超声波测试,准确检测异常情况并及时解决故障问题,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2)机车车辆维护:机车车辆的定期维护计划可防止机械故障并确保乘客安全。维护任务包括制动系统检查、车轮和车轴检查、暖通空调系统维修和内部清洁

[3]。(3)电气和电力系统维护:为地铁基础设施供电的电气系统,包括牵引变电站、架空接触网系统和第三轨系统,需要定期维护,以防止停电和电气故障。对电气元件、电缆网络和配电系统的检查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主动解决它们,以保持不间断的服务。(4)车站及设施维护:对地铁车站、站台、自动扶梯、电梯及设施进行定期清洁、保养和维修,确保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维护人员及时解决地板打滑、自动扶梯故障、扶手破损和座椅损坏等问题,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并保持乘客舒适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化运营极大地改变了地铁客运的安全管理实践,将会有效防止服务中断,建立更加完善的地铁网络,使人们的日常出行变得更加快捷,出行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参考文献:

[1]黄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06):247-250.

[2]黄烜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和组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01):263-265.

[3]刘连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监控体系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23,42(2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