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吐力帕尔·吐尔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新疆 阿克苏,84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利工程在满足社会用水需求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水资源过度利用、水污染和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破坏及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文章还就提出的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与管理、加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施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融入气候变化因素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适应能力。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综合管理,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帮助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合理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生态恢复;气候变化适应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然而,在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同时,水资源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类水利工程作为解决水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关键手段,其可持续性不仅关乎区域水安全,也影响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根源,并就此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一、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过度利用

全球化进程与人口激增不断加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等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水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却较少的国家,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丰水期不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而枯水期又饱受缺水之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高耗水的工业和农业不断扩张,这种现状使得部分水体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可持续性面临挑战[1]。水资源的过度抽取已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以及湖泊和河流干涸,不仅威胁到水的可持续供应,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日益提高,过度利用的后果更加明显。

1.2水污染和水质下降

随着工业化加速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中国面临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恶化,造成了重大的水环境问题。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许多工业企业采取积极措施,但污水处理仍然存在技术和设备落后问题,处理效果往往不理想,导致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此外,城乡结合部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居民的生活废水往往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就直接排入周边水体中,这不仅加剧了水体污染,而且可能加速疾病传播。

1.3生态系统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在调节水量、防洪抗旱上虽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特别是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大规模的水坝建设阻断了河流自然流动的连贯性,改变了河流的物理特性,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都产生了显著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受到阻碍,水坝上下游的生态环境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差异。随着生物栖息地的改变和丧失,伴随着一系列连锁反应,如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等[2]。例如,湿地的围垦、河流的直瀑化等活动,直接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此类改变暴露了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建设相脱节的问题。

1.4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显著。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增多,如洪涝、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这些都对中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模式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发生了变化,这不仅对农业生产和供水安全构成挑战,而且还会影响到水电站发电效率和水库蓄水策略。然而,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设计往往基于历史气候数据,没有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它们在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方面显示出局限性。

二、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1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与管理

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正在逐步完善中,节约用水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关键。应通过制定引导性的政策来激励各部门和个体降低用水量,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减少水损失。对农业用水进行改革尤为紧迫,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同时提倡种植节水型作物,减少对水源的依赖。城市供水方面,更新破旧的供水网络,减少漏损是提升用水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再生水的使用也是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的有效途径。此外,水价改革应引导用户节约用水,更加合理地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和多部门协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经之路[3]。必须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通过集成管理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2加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面对水质下降的挑战,必须着手从源头控制水污染。这意味着必须严格执行工业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监管。工业园区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排放;而对于分散的污染源,也应当采取固、液废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来降低其对水环境的冲击。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关键,城乡污水处理设施需要普及并提高处理效率和水准,保证污水处理的有效性。污染物的整治与修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对已经严重污染的水体,如一些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应实施专项整治行动,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恢复其水质。

2.3实施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与生态补偿制度是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建水利工程项目中,应充分评估可能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并据此设计相应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计划。需要保障河流具备一定的生态流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同时在水库、湿地等区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保护和恢复水生和湿地生物的栖息地。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生态工程手段,在受影响区域重新建立自然植被,恢复土壤结构和水文情势,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大型生态恢复工程也表明了中国对生态保护的长期投入和承诺。

2.4融入气候变化因素,提高水资源管理适应能力

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和管理的现代化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水资源管理挑战的必经之路。传统基于经验的规划方法需转向更具前瞻性、科学性的管理策略,必须将气候变化模型和趋势纳入长期水资源管理之中。提升水利工程的灵活性和调控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水利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减轻灾害影响。面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提高水资源系统的韧性至关重要。建立多元化的水源供应系统能够降低单一水源受气候影响的风险。例如,城市可通过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补充传统水源,农业则可以采用耐旱作物,开发抗灾性能更强的灌溉系统[4]

三、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中国水利工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的系统性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构建可持续的水利工程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中国具体情况,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实现这些策略的转化与执行,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公众广泛参与和协作,形成共赢的治水模式。随着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相信未来中国的水利工程将能够更好地服从国家整体的可持绀发展战略,同时也为全球水资源管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与挑战下,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仍旧任重而道远。每一项建议的实施都需长期坚持和不断优化。期望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加之政策支持与公众意识的提高,中国能够在保障水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作出更大贡献,共同迎接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林显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 2022, 16(18):3.

[2]刘辉.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 2017(3):1.

[3]冯明帅.探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大科技, 2016, (35):148-149.

[4]张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