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措施

王宏冰 王波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市、015000

【摘要】作为黄河流程重要的区域生态系统和粮食基地,灌区的节水控水工作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变得越发重要。在2023年“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河套灌区的“全国一流灌区”的建设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河套灌区的节水控水,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深化改革,积极开展节水控水的推广,不断升级改造河套灌区的节水控水综合能力,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河套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成效

国务院在2021年专门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目的就是实现黄河流域的深度节水控水工作。黄河流域的农业用水占比较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做好黄河流域中河套灌区的农业节水控水的改革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创造新的节水型灌区数量,可以为我国的农业深度节水控水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河套灌区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对灌区的节水控水现状以及后期需要改进的提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降低河套灌区的水资源消耗,实现河套灌区的水资源节约利用。

一、深度节水控水相关概述

深度节水控水

深度节水控水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深度控水,一个是深度节水,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了传统节约用水电额概念。通过开展深度节水,可以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会将管理、技术、工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纳入进来,将用水节水的潜力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利用。而深度控水,是对水资源进行强化约束,对用水总量严格进行落实,遵循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以水定人、以水定地等原则,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河套灌区深度节水控水

河套灌区的深度节水控水工作,需要保障当前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基础,通过对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的使用,使传统的农业节水体系更加系统化和规范,使灌溉的无效水耗得到有效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河套灌区的深度节水控水措施,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地等原则,对不合理的需求坚决抵制,确保用水总量的严格管控,对灌区取用退排水进行全过程管控。

二、灌区深度节水控水采取的措施

通过落实灌区的深度节水控水工作,加强河湖的“清四乱”活动,对水利工程的运行严格检查,对侵占水域岸线等行为严厉打击,确保河套灌区水资源的科学和可持续利用。

提升供排运行管理

河套灌区在落实深度节水控水的过程中,根据2023年的水情形式,最大程度保障好农业生产用水,制定了科学的农业用水指标,落实了引水计划提前申报制度,使深度节水控水工作得到顺利推进。除此之外,河套灌区加强监控沟道排水,对排退水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每一步计划得到落实。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数字孪生二黄河”调度系统,使河套灌区的水量调配精度及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逐步关停禁采区水井

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禁采区的地下水取水要严格排查,必要时给予拉网式摸排,确保所有地下水取水井有序关停。对已经审批的地下水农业项目,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并建立台账制度,确保每一道环节得到有效管控。

推动灌区工程建设速度

近两年河套灌区逐渐加大了现代化设备设施的改造工作,持续推动水权转让活动的开展。并在现代化改造重点区、数字孪生先行先试灌区、引黄滴灌等项目的施工建设,开展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各项项目规划得到顺利落实,打造新的河套灌区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灌区工程的快速建设,可以使河套灌区的节水控水力度得到增强。除此之外,要让当地用户树立良好的节水意识,对浇地质量不定期开展检查,确保秋浇制度落实到位。对本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各项配套设施快速完成建设,为灌区深度节水控水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推进深度节水控水行动

灌区在开展深度节水控水的过程中,应当将国家的相关行动要求贯彻落实到位。比如,对深度节水控水评价制度进行健全,对高耗水项目严格把控,确保工业用水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要将“一企一管”的政策落实下去,对企业的用水排水情况有全过程的监测,使监督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另外,灌区逐步加快改造灌区的农业灌溉体系,使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措施的优化改进

在当前我国水资源越发紧缺的背景下,灌区在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节水控水工作的开展,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制定更完善的用水计划

为了使灌区用水管理更加规范,应当对原有的用水计划重新制定。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如:气候条件、作物的生长需求等,对灌溉的水量以及时间严格把控,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另外,还可以通过用水监管机制的实时监测和调度灌区的用水情况,从而对用水计划及时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取用水量认真核查,做好改观取水井的排查梳理,加强地下水的超采治理工作。

(二)加强节水控水农业技术的推广

作为顺利推进灌区深度节水控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节水控水工作的推广力度,可以使农业用水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改良土壤、应用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品种等。为了进一步推动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技术的推广速度,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打造“数字化智慧灌区”,推动数字孪生灌区的工作开展,利用信息平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管理。而且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立体感知体系,实现高效、高质量管理。  

持续优化取退排水监控体系

首先,加强取退排水监控能力。对灌区的取退排水开展实时在线监测工作,以健全的全天候监测体系作为支撑,使河套灌区的水量监测精度得以持续提升。而且在开展在线监测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水量调度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系统,远程调控河套灌区的取水过程。

其次,一体化改造分水设施。想要顺利完成分水设施的一体化改造工作,需要加强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比如,添加视频监测点、水信息采集点,并在支渠斗口、干渠直开口等部位设置闸门测控,由输配水远程监控体系开展全过程实时监测,使灌输、输配水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要想充分发挥出智能化管理的价值,还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基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构建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自动监测和传输。

进一步加强灌区用水规模

首先,加强管控灌溉面积。对目前河套灌区的灌溉面积进行严格管控,遵循“以水定地”的指导思想,对农业灌溉的面积做好科学地控制工作,使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和调整。除此之外,需要对秋浇、冬灌用水量和规模严格管控,结合当地的灌溉条件、地下水状况以及作物的种植类型,对行业用水定额标准进行重构,最大程度发挥出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合理管控生态景观用水量。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维持河套灌区的生态景观水面面积不扩张,使生态环境用水指标更加明确,并得到全过程管理。为了生态景观用水的充足,可以应用微咸水、再生水、雨水等技术方法实现循环用水。

加大节水控水宣传教育力度

近些年我国关于节水控水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在2021年专门发布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该文件的发布,主要是让公民树立良好的节水控水的意识,打造节水型社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河套灌区的节水控水工作,也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加大对节水控水的宣传教育力度。比如,河套灌区可以定期举办节水控水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培训等方式,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节约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联合多部门机构,如:水利部门、水文化馆、水科技馆等开展行动实践活动,提高所有群众的水资源行动自觉保护工作和水资源保护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开展灌区的深度节水控水工作,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深化革新,并结合实际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深度节水控水措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深度节水控水活动的开展,实现节约集约化转变。另外,需要建立健全节水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计划用水限额管理,当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坚持使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两手抓的方式,完善节水控水标准体系,加强每一个过程的深度节水控水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福生,贾惠颖.山东省广饶县深度节水控水实践[J].中国水利,2023(23):26-29.

[2]雷筱,陈瑞,鲍子云等.宁夏合同节水管理实践与探索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水利,2023(13):45-48.

[3]何国华,杨艳,赵勇等.打通制约黄淮海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堵点”[J].中国水利,2023(13):5-8.

[4]王军涛,樊玉苗,景明等.黄河流域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模式与成效[J].中国水利,2022(13):15-17+22.

[5]任保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及其实现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22(03):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