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米尔斯曼古力·米吉提 米热阿依·木太力甫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联合采用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5,阿司匹林治疗)与研究组(n=35,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对比总疗效。结果:研究组在疗效方面,显效与有效者居多,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外科疾病,其特点在于起病急且进展迅速,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1]。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主张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活化脑细胞以及维持水电解质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均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但单一用药治疗整体效果不理想,治疗后仍伴有相关并发症,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临床医学高度关注的问题[2]。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联合采用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5,男19例,女16例),年龄及均值45-79(62.97±3.52)岁;研究组(n=35,男17例,女18例),年龄及均值44-78(62.87±3.21)岁,一般资料P>0.05。纳入标准:(1)影像学、临床指标检查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病;(2)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2)对研究用药过敏;(3)合并多器官衰竭。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持续14d。

研究组:该组患者参与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同时给予(2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持续14d。

1.3观察指标

对比总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好转,体征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工具分析数据,数据包括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与(%)表示,经tx²检验,P<0.05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总体疗效。

对照组:12例显效(34.29%),14例有效(40.00%),9例无效(25.71%),总有效率74.29%;

研究组:18例显效(51.43%),15例有效(42.86%),2例无效(5.71%),总有效率94.29%,研究组在疗效方面,显效与有效者居多,优于对照组,x²=5.285,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动脉或静脉闭塞引起脑组织发生缺氧进而引起神经胶质与神经元出现变性或坏死,可诱发脑实质软化甚至坏死,典型表现是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后会出现突发性感觉与运动障碍、失语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稳斑、改善脑微循环等缓解病症,在短时间内改善血流灌注,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溶栓时间窗,为此,采取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3]。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抑制组胺、前列腺素以及缓激肽等合成,通过降低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来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降低形成血栓的风险,可有效扩张血管并改善颈动脉血液流变学,缓解脑血管血液高凝状态,但单一服用阿司匹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同样具有调节血脂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能够选择性的抑制胆固醇合成,不仅可降低血液黏度,还能够稳定斑块,减轻斑块炎症减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积等多效性作用,与此同时,阿托伐他汀钙还能改善脑缺血、血脂水平等,对肝细胞中的还原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能够有目的的抑制总胆固醇的合成,可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以及缺血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症状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自噬等多重作用,既能够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延缓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联合两种药物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5]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保护脑组织,预防血栓的形成,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趣红. 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4):136-138.

[2] 冯曼莎,张勇,黎希年,等. 醒脑开窍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药,2022,17(1):116-120.

[3] 刘舒扬,张建刚,苏钰,等.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5):1052-1056.

[4] 徐战. 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HDL-C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2,28(7):137-139.

[5] 郭艳丰. 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