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能老年教育创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3

新媒体赋能老年教育创新路径

杨丹妮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据预测,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我国老年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针对该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各地也纷纷出台应对措施。不少发达国家,也将老年教育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于相继提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实践表明,发展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优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其受众群体年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3.7%、19.2%和16.0%;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2年12月的30.8%提升至32.5%,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互联网+老年教育”的结合,将为进一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贡献力量。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聚焦于智能化、数字化等在高等教育的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已经普及。而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媒体化则鲜少被人关注。基于当下“老年网友”的不断增加,且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的一环,新媒体赋能老年教育提升已经成为老年教育加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国内外老年教育新媒体应用现状

国外,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首的地区发展“自助式”教育。21世纪初,英国便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开展虚拟学习课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便利。澳大利亚第三年龄大学于1993年成立,由老年志愿者参与在线管理和教学,定期开展虚拟会议,参与者通过在线论坛与邮件与他人互动。1998 年,澳大利亚在政府的资助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虚拟第三龄大学——在线第三龄大学( U3A Online),该网站有2类课程供大家选择。第一类,是独立学习课程,学习者需要每年支付25 美元成为U3A Online 的会员,会员资格被激活后,学习者可以免费访问所有的课程,并可以自由登录在线论坛讨论。第二类是指导型课程。该类课程需要多支付5 美元的费用。在开课后的8 周时间内( 持续时间视课程情况而定) 每周会有一个新的主题。学习者在自己的休闲时间学习,并有不固定的学习和会议时间,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论坛与其他学习者和课程指导者进行交流,所有课程都由退休专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用在线编辑器编写并教授。[1]

美国于1982 年建立了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OASIS: Older Adul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其宗旨是“丰富老年人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人文学科、健康、技术等领域的服务,为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机会,并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Markel基金会在 1986 年创建了老年人网络(Senior Net),该网站供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其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教育和学习的资料,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外也有一些自发的协会,终身教育与更新网络、西部退休组织中学习协会等,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美国老年教育机构都是由一些非营利机构创办,专门为老年人设计适合于老年人使用的网站,并提供免费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机会。[2]此外,美国的老年教育多以社区老年大学为单位开展,与各普通大学保持密切联系,开展讲座,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以老教老的方式,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需要。这些机构普遍重视老年人信息技术的掌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老年学习中。多以提供各类在线课程为主,内容包括: 数码摄影、计算机和互联网、健康、个人理财、历史、语言、写作、文学等。

综上所述,以澳大利亚和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老年教育体系多以在线课程为主,依托社区以及高等院校开展,通过论坛讨论、邮件交流等丰富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也逐渐向信息技术倾斜,将互联网的使用融入到教学中。

二、国内老年教育新媒体(以线上课程为主)应用现状

2021年,广州开放大学与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创了线上课堂,课程以“广州老年学堂”微信视频号为载体,发布近400多条(截至2024年4月)短视频教学视频,其内容涵盖养生知识、心理调节、太极拳、咖啡制作、古典舞,绘画视频、拍摄剪辑等课程。微信视频号开通前,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已开通“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上线“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小程序。依托微信构建的生态,在实际运营中,“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直播预告”“短视频更新”等推文,引导老年人关注“广州老年学堂”视频号,同时加入相关微信群。[3]太原终身学习网,2017年太原2020、2021年两年间,在以广播的形式进行老年远程教育方面,太原老年开放大学与太原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声”栏目开展合作,呈现了智能手机、营养学、摄影等十三个专业的系列课程,受到广大老年朋友的喜爱;在公益直播课程方面,开展了老年零基础钢琴入门、玩转智能手机、老年实用英语、书法等近二十个专业的课程,累计参与人次突破两万人次。

以金华市部分老年大学为例,金华老年大学主要以线下课程为主,课程分为公益分享类、技能提升类,体育锻炼类、美好生活类。线上则依托微信群为主,在群内定时上传相关回放课程。并不定时交流上课经验、心得等。浙江开放大学永康学院开通了视频号,视频号内仅有13个视频(截止4月份),内容涉及公益课程以及新闻报道。多数老年大学并未搜索到其相关抖音号。义乌老年大学公众号内置线上课程相对完善,“云课堂”板块分为“网络课程”、“云上老年大学”“浙学通”三部分。网络课程部分则包含手机教学、陶艺、太极、萨克斯等,学生可点击“网上报名”部分参加义乌开放大学的课程。其他两部分,点击时则跳转到浙里办,其中包含丰富的线上课程,“文化素养”“养生保健”等。由此看出,浙江老年教育在线课程建设较为完善、内容也丰富,但下级市区在教学方式上则相对单一。

在国内,基于当下老年群体对于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使用,部分老年大学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但大部分社区老年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面授方式进行,老年开放大学以及老年教育机构并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转化,将互联网惠及到有学习需求的老年人中。

三、金华市老年教育新媒体方向发展分析以及建议措施

(一)提升老年群体媒介素养

在世界各地的案例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媒体的使用者年龄都在增高,老年人数量增速飞快,老年群体在数字化社会中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缺乏媒介素养,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理解和利用新媒体的困难。因为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辅助老年教育之前,应加强老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

老年教育不仅是针对当下老年大学中的学生,而是对当下社会所有老年人群的教育。通过这些举措更好的解决老龄化问题,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金华市政府可以通过社区、老年大学等机构积极推进媒介素养。使得媒介素养得以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并深入解决“数字鸿沟”,政府的相关部门、老年大学等机构应该积极适应当下的需要,开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普及类课程。如针对金华市老年人的媒介素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让专业的人员去社区、老年大学进行课程讲授。结合大学生活动,定期组织一些“大学生进社区”、“大学生进老年大学”等培育老年人新媒体素养的活动,尤其是大学生进社区的活动,可以对那些无法参加老年大学的群体进行扫盲。教学培训内容,可以相对宽泛,如微信的使用,以及各大短视频(抖音、快手等)以及直播功能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教老年人鉴别网络诈骗信息,以免因为掌握网络技术却造成老年人更大的损失。

(二)利用微信打造全方位教学矩阵

老年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而当下包括金华市在内的很多学校都都以线下教学为主,而线下教学并不能满足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现状。老年学员经常会因为病假或事假等没法参加课堂教学,新媒体技术的融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部分老年学员的矛盾。基于当下老年群体对于微信等平台的使用,可以利用微信打造全方位的教学矩阵。

微教学扩展教学宽度。各老年开放大学可利用平台微信账号,内置在线课程,课程主要以上课所讲的内容为主。有事不能线下上课的同学,可以在在其他时间段观看老师的“微教学”视频,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传统课堂相比较,师生之间的距离从狭小的教室空间拓展到了互联网能够企及的无限空间。[4]根据笔者的研究,金华市内老年大学基本都会在微信群内发送上课视频供学生们学习。但这种情况存在部分问题,一是手机在清理内存时,容易将课程清理掉。二是,只有报名参加课程的老年人才能看到此视频,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存放在微信公众号内,则可以辐射更多的老年群体。

与当地广播电视台联合进行短视频内容生产。根据广州开放大学和太原开放大学的经验,微信视频号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和现实意义。各老年大学可与当地广播电台合作,制定相应的教学视频,放置在微信视频号内。同时,也生产一系列课外拓展视频。如养生、舞蹈、手机拍摄、短视频剪辑以及老年防诈视频。手机拍摄、短视频剪辑等专题视频,可由当地广播电视台的技术人员进行制作。除此之外,定期通过微信群等开设线上答疑,针对课堂以及公众号视频内容进行解答,学员在线上提问,全方位的为老年教育提供便利。

(三)运用平台直播助力老年社会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前,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旺盛,老年学校教育在学习服务供给方面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直播教学的开放性和公平性能有效的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满足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保障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2020年,上海学习网开通了“上海老年学习团队直播课堂”,上海各市级、区级老年大学在此期间共开设直播课堂,多达上千次。直播课程包含健康保健类、实用技能类以及科普技能类等。

直播教学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对于老年大学上课教师来说,有些年龄相对偏大,不熟悉电子设备的使用,对于直播设备的使用也熟练,进行直播教学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对于老年学员来说,要学会熟练操作直播软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直播教学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一定的网络卡顿问题,若网络卡顿,则无法及时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先普遍提高老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其次,避免让老年群体下载直播APP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上课方式,可直接选择微信视频号或者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只需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进入直播间。在直播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疑问解答时间。鼓励学员用弹幕、连麦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重视每一位学员的提问,认真作答,让老年群体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保留直播回放,将其上传到相应的群组,供没有参与直播的学员们学习。直播的发展始终跟随着时间在前进,直播教学的内容也可相应贴合当下的热点。比如抖音变装剪辑、等。针对当下直播教学板块,市内各老年大学可与当地大学进行合作,如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直播教学不是老年教育机构一家的事情,社力量办学机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等都应参与其中。[5]只有当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凤佳.国外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基于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经验.江苏开放大学学报[J],2015(26):28.

[2] 陈雨晴.美国老年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79.

[3] 张国杰.“互联网+”背景下老年大学短视频教学的运营策略与实践———以“广州老年学堂”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2(35):73.

[4] 屠琦琼.新媒体技术在老年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以“智能手机”课程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11-12

[5] 宋其辉.上海老年教育直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61.

2023年度金华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SQ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