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爱国引领——利用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思政教育 爱国引领——利用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探究

王晓燕

惠州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

摘  要: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与思政教育两者有共同之处,都是以实践教育为落实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三观的形成,两者并不是分散的关系。习近平主席曾说过:“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而少先队爱国主题教育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本蓝图,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革命的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充实师生大脑。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本文将探究利用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思政教育;对策探究

首先,思政课是学生政治启蒙并且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更为注重理论和体验,而少先队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更加注重实践。利用少先队主题爱国活动开展思政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推动学生将“理论”升华转向实践的过程,所以大队辅导员要积极抓好少先队的思政教育落实,实现两者的互补。

一、思政教育与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一)两者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精神

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更为偏向组织性教育,重在对学生爱国意志培养并确定其成长取向。思政教育的价值是加强学生价值观建立,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两者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精神,共同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纳人为目标。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发展。

(二)两者的实施形式和反馈方式存在区别

首先在实施形式上,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往往是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其开展主体就是少先队员而非教师,教师承担着引领指导作用,而思政教育的实施形式主要是以授课为主,课堂作为载体进行,教师在课堂上为讲授者承担主导地位。其次是在反馈方式的不同,思政教育作为课程的开展,其中考核形式主要以试卷来体现,最终以成绩来评定其学习成果。而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的反馈方式比较多样,可以从大队辅导员评价、其他队员以及学校方面沟通参与,还以活动开展的实效等体现。

二、利用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统筹爱国主题教育资源,丰富思政教学方式

在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要关注两者的教育主体,即学生。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应统筹少先队爱国主题教育资源,同时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从一些实践活动中摘取一些实例用于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做到课堂与活动相结合。同时要丰富思政教学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1】。

例如,在推广“传唱爱国歌曲主题活动”中,以教师为发起人,少先队为参与者。其目标是在全校师生中歌唱,使其增强爱国之心,树立强国之志。教师要利用此次机会搞好课堂思政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借鉴少先队歌唱活动,深刻理解歌曲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解渗透到思政教育课程内,对学生灌输爱国道理,渗透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感。由此促进思政课和少先队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整合两者之间交叉领域,注重理论实践合一

从以上思政教育与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的联系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两者之间有内容上的重叠。如果大队辅导员能在少先队活动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合一。将两者交叉领域有效设计课程内容,同时也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减轻老师授课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教育效率【2】。

例如,在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时,可以将升国旗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每周升国旗活动,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之后要求老师在国旗下讲话。其内容可以围绕时事热点以及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出发发表见解。有一位老师提到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日方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出现消极动向,他们不以史为鉴,从未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日本及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就是歪曲的,希望他们以切实负责任的态度面向未来,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对此进行道歉。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应时刻牢记历史教训,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教师要在918国耻日、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相关纪念日中传承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利用手抄报、黑板报、校园报纸等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个学生争当爱国践行者。学生从理论和实践合一的角度提高了学生的体验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建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贯彻立德树人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的教育,从小学生到成年人都该具备并且终身学习的一门课程。其中包括对受教育者的爱国教育。是对群体或社会用一定的规范标准和教育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明确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开展活动策略,同时还要明确德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价值差异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建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设相关主题访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实现其价值认知的转变【3】。

例如,在一定基础上,两者都以贯彻以德树人理念为依据,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标。在学校学习,课堂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在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先辈的浴血奋斗。以少先队领头,举办主题为“重温红色文化,体味爱国情怀”活动。以创新伟大民族为背景,将每个人比喻正在奋斗的一面旗帜,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寻找红色书籍,组织学生找到书籍进行阅读,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感情,相互之间交流分享心得。加强学生在组织中的情感体验。我们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少先队应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方式和成长规律出发,利用时代的便利,找寻线上资源,开展大家都愿意参加并能产生情感共鸣的活动。大家一起建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贯彻立德树人理念。

(四)建构课堂注意四个结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要注意四个结合,首先是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活动管理与教育建设相结合,活动路径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相结合。树立教书育人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4】。

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环境维护活动和祭扫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深入了解历史,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清明节前夕,举办一次集中祭扫活动。在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对周边环境加以维护。还可以组织观看专题录像;在如今疫情的形势下,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响应防疫措施并开展力所能及的实践,如主动去担任抗疫志愿者,用自己制作宣传图的方式为老人普及疫情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还可以积极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朗诵活动,思政教师可以作为诗歌朗诵的指导。以国家的生活变革真实事例为出发点,做到真实有效统一群众思想,提高群众信心。

结语:综上所述,少先队爱国主题活动开展思政教育,两者之间进行了良性的互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合一。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领悟,对爱国主义的深刻认识,还充分借鉴了少先队开展活动的方式,在不同主题活动中学习到了各种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的意志和决心。

参考文献:

[1]李畅. 国产动画片应用于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研究[D]. 西南大学, 2019.

[2]张婕. 少先队活动渗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J]. 大学:思政教研, 2020(11):150-152.

[3]陈笑宇. 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策略探析[J]. 新智慧, 2020(30):2.

[4]李芹. 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化的对策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