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吕露莹

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   453000

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展开讨论,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概念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接着分析了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最后强调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综合素养;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1 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创新素养、实践素养、情感素养和核心技能六个方面。文化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思维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性思维等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探索、创造和变革;实践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包括情绪管理、同理心、责任感等;核心技能是指学生要具备信息技术、沟通技能、合作技能等基本技能。

1.2 高中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契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密切相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来培养文化素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和历史,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的贡献以及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从而提高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高中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重要品质。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数学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实践素养。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实践素养等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推理和论证来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和方法。这种教学策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反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增强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2.2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素养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应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几何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测量问题,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方法来解决;在代数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关于代数方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合作、沟通,并且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素养培养策略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1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与探究

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这种过程促使他们发展出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3.2 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和思考来解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深入思考和学习。启发式教学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断改进和优化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启发式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全面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

四、结语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师们认为,这篇论文对于他们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们也表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丽佳.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J].学周刊,2024,(12):91-93.

[2]张兴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24,(08):65-68.

[3]王慧.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05):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