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郭苗苗  彭玉莹

西安经开第十八小学710018     西安经开第一小学710018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结合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与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本文设计了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方案。该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欣赏、创作、评价中国画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通过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本文验证了该教学设计在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进小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因此,探索一种系统、科学、实用的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设计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框架

1.1大单元教学设计理论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设计理念,它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技能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而是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单元,通过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其次,它强调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过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最后,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适用性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大单元教学设计则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通过有序的单元安排和递进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此外,大单元教学设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在进行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应围绕中国画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安排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其次是实践性原则。中国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中国画技能。最后是创新性原则。在保持中国画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至关重要。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要注重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知识的传授,又要兼顾中国画题材与风格的选择,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在技法与知识方面,我们将重点教授学生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色彩运用等技法,同时结合具体的作品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渊源、流派特点等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技法的同时,深入理解中国画的艺术内涵。

在题材与风格的选择上,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欣赏的中国画作品。这些作品既可以是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也可以是现代的创新性作品。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上,我们采用示范教学与模仿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教学,展示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法,提升技能。此外,我们还注重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方面,我们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结果评价则侧重于学生的作品成果。同时,我们还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实践效果评估

首先,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方面,我们观察到学生在经过大单元教学后,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不仅掌握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笔法、墨法、色彩运用等,还能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法,表现出较高的美术素养。同时,学生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也能够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显示出他们对艺术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其次,在学生对中国画基本技法的掌握情况方面,我们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在作品中灵活运用。他们的作品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色彩和谐,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也能够根据作品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法进行表现,显示出他们对中国画技法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在创作中的创新能力与表现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风格,以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通过评估学生的作品,我们发现他们在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们能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在创作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结:通过实践研究,小学美术中国画大单元教学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对中国画基本技法的掌握更加熟练,创新能力与表现能力也有所增强。同时,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更加深入。建议在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强化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房晶晶.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 2020(6):2.DOI:10.12240/j.2095-9214.2020.06.111.
[2]张家健.中国画在农村小学美术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 2017(12):1.
[3]闭宗庭.中国画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 201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