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唐友英

全州县石塘镇朝南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的培养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通过分析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能力;培养路径

引言

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读写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读写能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

一、整本书阅读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一)整本书阅读的特点

整本书阅读指的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完整的图书或小说来获取知识和体验情感。这种阅读方式相较于零散阅读更加系统和连贯,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包括:首先,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信息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有机会跟随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发展,形成更为连贯和完整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其次,整本书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持久注意力和阅读耐心,培养他们系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整本书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沉浸在文字世界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启发。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在感知方面,小学生逐渐能够准确地感知和辨别外界事物,对于颜色、形状、大小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在注意力方面,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能够集中,但持续时间仍较短,需要逐步培养和提高。在记忆方面,小学生开始能够通过重复记忆来牢固掌握信息,但需要注意信息量和复杂度的控制。在思维方面,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逐渐向抽象和逻辑推理发展,开始展现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语言方面,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表现为感知能力的逐渐准确、注意力的逐渐集中、记忆能力的逐渐牢固、思维能力的逐渐抽象和逻辑、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渐增强。教师在进行整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培养路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选择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吸引人的书籍。这些书籍既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艺术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经典名著或优秀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兴趣。

2.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和教师可以共同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这包括在教室和学校图书馆提供丰富的书籍资源,包括童话故事、小说、诗歌等不同类型的作品,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此外,可以组织阅读分享活动、朗诵比赛、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定期推荐好书,与学生分享阅读体会,鼓励学生互相推荐喜爱的书籍,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氛围。

通过以上方式,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培养出持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列表格或撰写提纲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例如,在阅读一部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理清故事中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动机。这样,学生在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

例如,在阅读一部科幻小说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个时代背景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撰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能够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思辨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1.指导学生进行笔记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笔记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记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绪、提炼重点和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笔记方法,如摘录法、归纳法、思维导图法等,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笔记方式。

例如,当学生阅读一本童话故事时,他们可以使用摘录法来记录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特征;使用归纳法来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使用思维导图法来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要关系。通过这样的笔记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写作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是一种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思所感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写作活动,如读后感、书评、故事续写等,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

例如,在学生阅读一本科普读物后,他们可以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或者进行故事续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故事添加新的情节和结局。通过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读写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笔记和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读写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读写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珊红.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家长,2023,(32):142-144.

[2]任陈艳梅.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11):12-13.

[3]叶雨雅.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J].亚太教育,2023,(16):152-154.

[4]葛华平.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23,(23):150-152.

课题:全州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教师个人课题《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G-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