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刘俊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职业中学  012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和落实,针对各种教学现状与教学标准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急需进行教学相关策略与教学结构的构建与设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教学导向,积极构建高效性的课堂教学,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传达与教授,实现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新课标为视角,对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以给广大历史教师些许借鉴并助力历史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引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关教学策略实施与应用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合理表达与形式转换,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实践,保证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性与设计感,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表达。而根据新课程改革背景与要求,作出的历史教学策略转变与教学课堂构建,需要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节奏安排,教学形式转换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教学课堂建构,实现教学成效最大。

一、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改革背景与要求,进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有利于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性提高,完善相关教学内容的表达,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与教师教学表达方式的匹配与吻合,提高教学主体双方之间的磨合度与沟通频率,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科认同感,保证相关教学策略的合理实施,实现高效性教学。
    第二,通过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可以有效保证教学节奏的紧凑与合理,使相关教学方案更加贴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与接受能力,潜移默化中放大历史学科的内在特征与优势,实现学科的有效性内容传达。
    第三,借助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在较为合理的教学范畴内进行相关的教学形式转化,不断丰富填充教学内容表达,使相关知识点教学更加全面化。高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智识趋于成熟化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内通过有效的教学课堂构建与设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教学引导,帮助其合理理解学科存在价值与意义,深化学习空间与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行为习惯,奠定科学的学习理论基础,使相关教学有效且具有良好的辐射效益,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成效,在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等都发生了改变。
    首先,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比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并且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协作的能力。其次,教学观念。课堂不仅仅传授单一的课本知识,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和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地区的特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调整,从而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最后,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主动进行探索。但是改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课改后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多多发言,减少老师的授课时间。但是学生在讨论时没有方向,对课本知识了解不深入,随便的解读和联想。因此这些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课堂效率低。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合理。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历史教学上,老师讲许多的历史故事运用视频进行讲解等。这种授课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并且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立足史料做好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直以来,课堂导入环节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堂课的起始,课堂导入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那些注重课堂导入的教师,往往能够借助于多样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对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借助于史料进行导入,往往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的知识时,涉及到的主要是儒墨道法四个思想流派,对一些其他的思想学者则涉及较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着重给学生展示列子所写的《杨朱》,杨朱的核心思想就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杨朱运用"伯成子高‘舍国而隐耕’"的事例来说明,体现了杨朱的治国思想。许多人认为杨朱这是自私自利,其实不然,这与近代西方提倡的自由主义不谋而合,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加人们的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强调的升学压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质量人才使我们课改的重要目的。高效课堂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创新适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单一教学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背诵,并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种教学形式只适宜于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目前教学理念强调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能力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是对于教学理念与教学身份的双重转化。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构建成为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教学理念入手,实现教学身份的转化,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来,教师自身应当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核,并了解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结合理论分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以培养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为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授学者,而是解惑者,从课堂主体的身体转化为客体,与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对调,基于这种理论下,学生能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对于教学内容主动出击,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制动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非常基础性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在面对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打造最适宜、科学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学生。高中历史的高效课堂,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历史体验,是增强其历史学习的重要原动力。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形成,而是朝朝暮暮的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教师的毕生责任,也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孙小娟.基于新课程背景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15):38-40.

[2]邢霞.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5):64-65.

[3]靳惠荣.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学习法的实践与探索[J].品位·经典,2022,(02):170-172.

[4]李正芳.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19):47-48.

[5]张彩虹.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