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医点穴康复疗法

王咏梅蒋映存何瑶杨薇

德昌县人民医院

我国中医源远流长,中医点穴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指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手法刺激经络推动体内气血运行促使气血畅通,该疗法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还能使部分发生障碍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起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使身体康复,达到对病症的预防和治疗。点穴康复疗法操作简单便捷,疗效明显且治疗安全,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利于疾病的康复,下面将对中医点穴康复疗法进行讲解。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中医点穴康复疗法对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风湿骨病、鼻炎、眼疾、耳鸣、颈椎病等常见疾病有较好疗效。

禁忌症:对于患有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存在皮肤损伤、部位正在出血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中医点穴康复疗法。

二、点穴手法

中医点穴康复疗法的手法有点、按、掐、拍、捏、叩、捶、滚等不同手法。

点法:将手指指端迅速的点在相应的经络和穴位上,借手腕和上臂的弹力快速抬起,反复多次叩点,可以数次作用在同一个穴位和同一经络上的几个穴位之间。

按法:将大拇指或鱼际在穴位上用力按压。并且在按压时,手指不能在穴位上移动,只能该穴位点按压,以避免擦伤皮肤。

掐法:一只手将患者应掐部位的腕关节或踝关节握紧,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在穴位上爪行,需注意爪行的力量不能太重,以免皮肤受到损伤。

拍法:手掌掌心微微握住拱起进行上下起落拍打,用指腹和手掌桡侧凸起的部位、手掌尺侧稍凸起的部位接触拍打部位的皮肤,将肘关节定为中心点,腕关节尽量保持固定,肩关节配合拍打。

捏法:大拇指方向向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同时并拢,手形状为钳状,全掌还有各指紧紧的贴在揉捏部位的皮肤上,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进行揉捏,在揉捏的过程中以螺旋形推进。

滚法:用手背小指侧部位用力,也可用手指的后三指掌指关节突起部位用力,将发力点定位相应部位上,再利用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运动,不间断的用力于按摩部位。

三、常见疾病的点穴疗法

1.糖尿病的穴位疗法:糖三穴,具体穴位为气海穴、肾俞穴、关元穴。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气海穴位于小腹,脐中下1.5寸,在胸骨正前方正中的垂直线上;关元穴位于小腹,脐中下3寸,在胸骨正前方正中的垂直线上。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为高血糖,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有胰岛功能受损和胰岛素分泌滞后等。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糖尿病与人体肺、脾、肾的联系密切,患者要以内调和外治相结合治疗。

2.高血压的穴位疗法:压三穴,具体穴位为百会穴、曲池穴、涌泉穴。白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涌泉穴在脚底部,曲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左右脚位置相同;曲池穴在胳膊处,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高血压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病症,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降低疾病带来的健康及生活的负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和人的年龄增长有关,通常男性患病率比女性低。

3.脑中风的穴位疗法:头三穴,具体穴位为四神聪穴风池穴天柱穴。风池穴在头颅的后下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四神聪穴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天柱穴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也是人体内最复杂、精密的器官,连接了很多血管。稍有差池大脑就会出现头晕头疼,甚至脑梗,脑出血,脑中风等情况。脑中风即脑卒中,该病症发病率、致死率都较高,通常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

4.风湿骨病的穴位疗法:骨三穴,具体穴位为肾俞穴、足三里穴、商丘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商丘穴在脚面翘起,与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风湿骨病的中医病症归为肢节痛、痹症、痛风等范畴。

5.失眠的穴位疗法:睡三穴,具体穴位为劳宫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劳宫穴在掌心,手捏紧后手指中指尖的位置;神门穴在人体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三阴交穴在胫侧,脚踝内侧最凸起的地方上3寸。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失眠是由于肾、肝、心、脾的功能失调,气血亏虚等引起的。点穴康复治疗上应该按照经络归属,重心阳和肾阴需要相结合、调节气血,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6.鼻炎的穴位疗法:鼻三穴,具体穴位为上星穴、印堂穴、迎香穴。印堂穴在眉毛中间连线与胸骨正前方正中垂直线的交汇处;上星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迎香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中医认为在人进入睡眠状态时睡呼吸微弱,徐缓而有力,则为肺气强盛,反之表现为肺气弱,严重时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7.颈椎病的穴位疗法:

颈三穴,具体穴在悬钟穴、大椎穴、夹脊穴。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大椎穴在颈后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颈夹脊穴在背腰部,颈部督脉经的两侧,左右各7个。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颈椎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变高,患者会出现疼痛、僵硬、行动受限等情况。

8.便秘、腹泻的穴位疗法:便三穴,具体穴位为天枢穴、上巨虚穴、大肠俞穴。天枢穴在腹部,于肚脐中部齐平,约在旁边2寸;上巨虚穴位于腓侧,犊鼻穴下6寸;大肠俞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应按揉这三个穴位,每日三次,每次各三分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和量减少等;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该日排便次数异常。中医认为,便秘与脾和肺的生理功能有关,应对脾肺功能进行增强。

点穴既是武术的手段,也是中医治疗的方法。点穴疗法不仅是经穴推拿的主要流派之一,同时还是祖国医学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主要为在人体穴位上用手指进行点、按等。中医点穴康复治疗后,在相应部位会出现酸、胀、麻、热、抽动感,该情况是正常的。在进行治疗时,手法原则以轻--轻为主,且力气不能过大,避免导致患者骨折。同时进行中医点穴康复治疗的医生,在平日里要进行指力练习,特别是中指的指力,同时必须熟练各种手法操作和必须熟悉穴位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