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重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重点分析

尤靖第一作者 秦燕华通讯作者  赵妮谊2

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   出入院处                       200435

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   六病区                         200435

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   院感科                         200435

摘要:目的:分析广大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的实际心理状态与需求,及其有效的护理对策和应用价值。方法:对于60例患者家属均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心理状态与需求,对照组住院患者家属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护理。结果:60例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焦虑81.67%、抑郁63.33%、多疑36.67%、敌对15.00%、神经质3.33%;家属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疾病知识学习需求86.67%、心理学科知识学习需求83.33%、心理健康教育需求96.67%;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67%,P<0.05。结论:精神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负性心理状态以及急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通过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心理状态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人群患病率较高,此类疾病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患者大脑功能紊乱,引起认知、意志、情感以及肢体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1],此类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生活均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且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而家属则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期间的重要支持性力量。近年来报道指出[2]神疾病患者家属如若在长期照顾病人期间出现负性情绪,则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了解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其需求,并做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3]。本文将分析广大精神科住院病人家属的实际心理状态与需求,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地点为我院精神科,均为住院患者家属,样本数量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家属数量均为3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2例、18例;年龄最低50岁,最高75岁,均值(60.3±5.6)岁;受教育水平:中学或以下共计12例,大专或以上共计18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3例、17例;年龄最低51岁,最高75岁,均值(60.4±5.5)岁;受教育水平:中学或以下共计13例,大专或以上共计17例。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于2组入组患者家属均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评估其心理状态与需求,心理状态调查方法均为SCL-90症状自评估表,其评估内容有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10个方面,分数越高即相应症状表现越严重。与患者家属进行现场沟通交流,询问并评估其心理需求,并做好记录,例如对精神疾病知识的学习需求,对于相关心理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等。

对照组住院患者家属采用常规护理,即向家属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基本情况,目前的病情状况,解答家属的疑问等。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方法如下:加强与患者家属的充分沟通交流,在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对于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心理学知识进行详细介绍,提升家属的认知水平,同时介绍成功康复案例。进一步对精神疾病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给予家属充分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消除其负性情绪。

1.3评价规范

对2组住院患者家属均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信息告知、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方面,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满意(70~94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家属心理状态调查结果统计

60例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焦虑81.67%(49/60)、抑郁63.33%(38/60)、多疑36.67%(22/60)、敌对15.00%(9/60)、神经质3.33%(2/60)。家属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疾病知识学习需求86.67%(52/60),对于相关心理学科知识学习需求83.33%(50/60),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96.67%(58/60)。

2.2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

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67%,P<0.05。

表1 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n(%)]

分组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26(86.67)

4(13.33)

0(0.00)

30(100.00)

对照组

30

11(36.67)

15(50.00)

4(13.33)

26(86.67)

χ2

17.014

15.362

5.027

5.027

p值

0.000

0.000

0.011

0.011

3讨论

精神疾病的患病一方面对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构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构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此类疾病的病程长,在患病后需要长期治疗,与此同时家属需要长期对患者进行照顾,使得家属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延长家属也容易出现相关心理问题[4]。从本次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进一步对其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广大家属对于相关精神疾病知识、心理知识有比较迫切的学习需求。通过给予家属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家属的负性情绪,减轻其思想压力,增强家属的照顾信心。而本研究显示通过为观察组家属提供心理护理,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通过积极做好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可改善家属的服务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神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负性心理状态以及急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通过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秋红,何呈刚. 心理护理干预对12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85-87.

[2] 杨静,陈翠洁,周昊.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31):56-59.

[3] 柳猛,黄娟. 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3):94-98.

[4] 魏显霁*.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效果及其对家属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临床研究杂志,2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