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胡晓鑫 方琼燕

湖南康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抗裂技术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作用。文章通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为切入,分析了抗裂技术原理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期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建筑工程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已成为评价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作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关键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1.混凝土浇筑裂缝的危害

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更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1)裂缝对建筑物的美观性造成严重影响。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外观形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一旦建筑物出现裂缝,就会破坏其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使建筑外观显得陈旧破败,影响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审美体验。

(2)裂缝会降低建筑物使用寿命。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往往会导致水分和空气侵入,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裂缝会逐渐扩大,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一旦结构受损,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3)裂缝还会增加建筑物维修成本。为了修复这些裂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维护成本,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其经济效益。

2.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应力等方面的因素。

(1)温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而外部则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导致内外温差较大。这种温差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尤其在夏季高温或冬季寒冷时,这种温差效应更加显著,增加了裂缝产生的风险。

(2)湿度。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水分的逐渐蒸发,混凝土体积会发生收缩。如果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水分补充或养护不当,收缩应力会逐渐增大。当这种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同样会产生裂缝。特别是在干燥或风大的环境中,水分蒸发速度更快,更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3)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和硬化过程中,受到外部荷载、地基沉降、地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应力集中。这些应力集中区域往往成为裂缝产生的起点。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这种应力集中现象会更加严重,进一步加剧裂缝的产生。

3.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原理

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技术,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优化其内部结构,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提升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

(1)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水泥的用量、水灰比以及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可以有效减少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减少因温差产生的应力。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有助于减小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

(2)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通过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如纤维增强材料、减水剂、引气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此外,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也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通过采用振动、压实等施工工艺,使混凝土内部更加密实,减少孔隙和微裂缝的产生。同时,利用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技术,可以优化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其整体性和稳定性。

4.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

4.1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合料

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降低水泥水化热并减少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常采用低热水泥、粉煤灰等掺合料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这些措施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优化混凝土的性能,还能显著提高工程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低热水泥是一种具有较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其水化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少。通过使用低热水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减小内外温差,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这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粉煤灰作为一种常用的掺合料,其应用也能显著降低水泥水化热。粉煤灰的掺入能够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能够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这些优点使得粉煤灰在混凝土抗裂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低热水泥和粉煤灰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掺合料和技术手段来降低水泥水化热。例如,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调整水灰比和骨料的粒径级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热。此外,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如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高效振动器等,也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减少因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

4.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满足特定工程需求并确保材料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水灰比和砂率等关键参数的调整非常关键。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将水灰比从常规的0.6降低到0.55,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这样的调整能减少约8%的多余水分,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收缩变形,进而提高抗裂性能。

砂率调整同样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特定工程中,通过增加砂率至38%,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使骨料分布更为均匀。这不仅能减少内部缺陷,还能降低约5%的裂缝产生风险。此外,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综合考虑其他参数如骨料类型、掺合料种类等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适当调整。

4.3采用预应力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实践中,为了有效减小混凝土内部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常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预应力。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程措施,旨在通过预先施加外力,优化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状态,从而提高其抗裂性能。

预应力施加过程,实质上是对混凝土进行一种预先的力学调整。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预应力筋或预应力束,并在浇筑前进行张拉,使得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平衡和分散混凝土内部因温度、湿度变化或外部荷载等因素产生的应力,从而减少应力集中现象,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还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通过预应力调整,可以优化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增强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并能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因裂缝导致的渗水、侵蚀等问题,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技术的实施需要精确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控制。在预应力筋或预应力束的张拉过程中,必须确保张拉力的大小和分布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过张拉或张拉不足的情况。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变形和应力变化,及时调整预应力状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图1为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图1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4.4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温度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通过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减小温度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

首先,控制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如果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会导致温度过高,进而引发温度应力。因此,适当减缓浇筑速度,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得以充分散发,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过高的问题。

其次,控制浇筑速度。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应力,过大的温度应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通过控制浇筑速度,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保持较为均匀的温度分布,减小内外温差,从而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此外,适当的浇筑速度还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振捣和压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进一步减小温度应力的影响。

最后,控制浇筑速度。合理的浇筑速度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分布和密实度的提高。并能够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泌水等问题,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4.5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水分蒸发和体积收缩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将迅速减少,导致收缩应力增大,进而可能引发裂缝的产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开始湿润养护。通过定期洒水或使用保湿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可以有效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此外,在干燥或炎热的环境中,应增加湿润养护的频率和强度,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除了外部湿润养护外,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变化。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使用具有保水性能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分布和保持能力,减少因内部水分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力。通过合理的湿润养护和配合比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结语

总之,混凝土浇筑抗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添加抗裂剂、改善施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抗裂技术的建筑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萌,李刘双.墩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以某大体积混凝土墩台为例[J].广东水利水电,2021(11):54-55.

[2]张田庆,李洪,庞拓,等.简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限元模拟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0):24-26.

[3]陈兴军.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腰口泵站进出水流道混凝土浇筑养护温控技术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1(10):46-48.

[4]尹建,乔高平,徐兆全.温度收缩效应下超长地下空间混凝土浇筑工序优化研究[J].建筑机械,2021(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