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陈伟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消极应对、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LVEF及6-MW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给予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和心功能,有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PCI术;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心理状态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之一,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或堵塞所致,易诱发心脏猝死、心力衰竭等不良情况,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多以PCI进行治疗,可促进血管腔再通,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1]。但PCI术后康复时间较长,患者易产生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易加重机体内心脏负荷,对预后具有不利影响[2]。传统常规护理虽能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但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并不明显。萨提亚模式最早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萨提亚提出,萨提亚模式治疗干预以自我、他人及情境为核心,全程围绕这3方面对个体实施干预以消除症状,将提升个体自尊水平贯穿于全程,使个体能够达到身心和谐、内外一致的状态[3]。。本研究将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患者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首次行PCI术,无手术禁忌证;④PCI术过程顺利且术后体征指标平稳;⑤术后意识清醒,且认知、沟通能力正常;⑥术后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 Heart, TSK-SV Heart)评分>37分;⑦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加入。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②既往有精神疾病;③伴有其他可能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④近半年有心胸手术史;⑤对研究所涉护理措施耐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常规治疗、康复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如下:(1)患者家庭支持干预:营造和谐、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在患者围手术期组建患者的家庭支持团队,并对家庭支持团队进行培训,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向团体小组成员介绍既往老年冠心病PCI术个案病例,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个体疗护体会;鼓励患者及其家属表达内心想法,随后提出相应建议,活动最后由护理人员进行总结;通过亲情激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恩情感,加深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了解,强化他们的情感支持。②通过播放亲情类相关视频,鼓励患者与家属之间进行互动,增进亲情。(2)知你知我:结合患者的姓名、爱好等设计团体游戏。通过玩游戏加深患者之间的了解,同时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建立沟通机制,并建立团体规范,详细告知患者PCI术与不良情绪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负性情绪。(3)信任之旅:举办“信任盲行活动”。护理人员帮助团体成员建立信任纽带,增进彼此的了解。(4)重识自我:护理人员逐步引导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术后自身发生的改变以及带来的具体影响。患者之间交换身份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其他成员真正认识自己,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了解自我,发现自身价值。(5)沟通姿态:共分为4种沟通姿态,分别为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护理人员通过转变沟通姿态帮助团体成员感受真实自我,促使团体成员间能够和谐地处理自我与他人以及情境间的关系。(6)冰山隐喻:引导患者可将内心真实状态比作为“冰山”。借助外在行为帮助患者找到自身的渴望、期待以及最深层的自己,帮助患者提升自我价值感。(7)重塑图景:开展“展望未来”讲座。鼓励患者发表自身关于未来计划的言论,让团体成员讨论关于未来挑战的应对方法;集体讨论团体间的交流结果给患者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并相互告别。(8)心理干预:活动结束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倾听患者的诉求,并结合患者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建立护患微信沟通群,通过线上交流及时帮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采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得分与不良情绪呈正比;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估,包含2个维度,4级记分制,消极应对或积极应对维度得分越高,则患者越倾向采取该维度应对方式;康复效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借助复诊机会评价冠心病PCI术患者康复效果,测评指标有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s walk distance, 6-MWD);通过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实施分析,获取LVEF(%)、LVEDD(mm)2项指标数据,采用6 min步行距离实验测定患者6 min步行距离(m)。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心理状态的比较(x±s,分)

组别

n

HAMA

HAM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5

40.99±5.31

30.17±4.22

54.82±3.88

35.83±3.52

观察组

55

40.92±5.26

22.45±3.13

54.89±3.94

25.90±2.62

t

0.186

12.853

0.174

20.016

p

0.852

0.000

0.823

0.000

2.2两组应对方式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应对方式的比较(x±s,分)

组别

n

消极应对

积极应对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5

31.17±4.25

23.15±3.87

18.19±4.22

23.99±4.83

观察组

55

31.24±4.29

16.92±1.45

18.11±4.29

34.09±5.05

t

0.183

1.803

0.204

10.926

p

0.891

0.000

0.915

0.001

2.3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x±s)

组别

n

LVEF(%)

LVEDD(mm)

6-MWD(m)

对照组

55

53.19±4.18

52.08±5.33

395.02±38.22

观察组

55

58.53±5.27

44.43±4.32

424.17±36.75

t

5.829

7.615

5.109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PCI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PCI术属于侵入式手术,但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恢复过程漫长,易使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影响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需辅以合理有效干预措施,重视其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本研究将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消极应对、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积极应对、LVEF、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给予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和心功能,有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宇航,郭继志,罗盛,等.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4):660-664.

[2]张云,蒋文珍,李红,等.社区运动康复指导联合家庭赋权方案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8):1096-1099.
[3]支菲菲. 基于萨提亚模式心理干预在缓解口腔黏液囊肿切除术患者负面情绪及提升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 30 (12): 127-130.

[4]郭敏, 杨小萍, 史夏云. 团体心理护理配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3, 18 (19): 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