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关于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思考

李冬丽

吉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130022

摘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营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高速公路规模持续扩大,路网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科学管理、安全运营问题日益受到相关行业的重视。应急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影响高速公路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恢复水平的关键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管理策略

1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已经带来或者可能带来交通中断或阻塞、生命财产损失等危害,需要相关部门紧急处置的事件。其主要特点有:(1)不可预知性。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突发事件尚无法避免及准确预测,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及造成危害的程度都难以确定。(2)时间紧迫性。高速公路由于其快速、封闭的特点,突发事件的危害后果会随时间的延长成倍增长。如果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将有连锁放大的可能,还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或次生危害。(3)具有强危害性。在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出现安全突发事件,一般后果都比较严重。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比较快,当出现事故时,会对人的身心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这些伤害难以短期愈合,甚至会伴随终身。如果一些运送危险品的特殊车辆出现事故时,还会对周围的群众和环境造成不小的危害。(4)具有困难性。高速公路出现安全突发事件时,一般救援过程都比较困难。一方面受制于高速公路的封闭环境,特种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另一方面,特定时间段的高速公路车辆较多,如果此时出现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时,大量的滞留车辆会对救援造成影响,甚至会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也给救援带来不小困难。

2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管理体制的角度来看,当前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尚有待完善,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存在不够顺畅等问题,影响了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其次,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资源分配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应急设备和人员的配备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紧急情况。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资源配置标准和规范,部分地区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再次,从技术支持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技术的运用尚处在初级阶段。虽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始被应用于应急管理领域,但这些技术在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这限制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运输环境。

此外,从人员素质的角度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应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应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持续提升。

3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策略

3.1 健全多方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

联合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卫健、应急管理、环保、气象、旅游等部门创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创建应急指挥体系,针对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人员可以借助应急指挥体系协调医院、交警、公安以及消防等部门配合救援工作,尽快解救受伤人员,清理事故现场以及疏导拥堵交通等,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避免引发更大交通事故。

此外,相关部门机构需要注重应急指挥体系的优化,要加强合作与沟通,明确划分应急救援人员职责,规范人员安全管理以及应急处置工作行为,适时组织开展合署办公、综合协调、指令下发、信息汇总等工作。针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研判会商,编制科学现场处置方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相关部门可创建恶劣天气高速公路应急处置机制、区域联动机制、高速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高速公路事故复盘工作机制等机制,切实推动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源头共防、防患共治、责任共担。

3.2 完善高速公路运营制度管理体系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中,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首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其次,要形成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进行实时跟踪与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再次,要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制度,具备相应工作能力和水平。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3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应对突发事件,必须预先作出具体安排,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编制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应急预案通常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围绕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主要明确应对工作的总体要求、事件分类分级、预案体系构成、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以及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处置救援、应急保障、恢复重建、预案管理等内容。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单位职责的方案。

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进应急预案管理理念、模式、手段、方法等创新,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牵引应急准备、指导处置救援的作用。

3.4 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

首先,在进行人员招募时,应明确具体工作职责,以保证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管理工作。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后,应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另外,还需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在进行救援人员培训时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使其能够掌握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主要流程和操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对救援队伍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其日常训练和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救援人员管理时应注重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应急处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专业救援队伍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高效、科学的处理,为广大通行者提供安全、顺畅、舒适的出行环境。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级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推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增强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必须持续强化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中楠,曹明月,郭飞.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度管理策略研究 [J]. 自动化仪表, 2022, 43 (11): 95-98+104.

[2]戴振宇,李志晟,于维欣等.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探索 [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 (06): 151-155+20.

[3]吕军.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与应急管理 [J]. 云南水力发电, 2022, 38 (03):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