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践

窦荣强

身份证号码:532324199011290511

摘要GIS技术作为一项比较前沿地科学技术理论,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入研究,当前已经能够逐渐使用在多种复杂建筑体系中。下文首先论述地理测绘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然后对在实践施工中的主要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机遇和挑战

    引言:

随着中国技术,经济的蓬勃发展,当前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融合发展,逐渐稳步推进建筑市场的繁荣以及进步。为了能够帮助有关读者更加详细地了解这项技术,下文将从结构原理以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论述该项技术。

一、地理测绘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分别由硬件、软件、地理空间数据以及GIS模型等几个不同的结构部分共同组成。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全面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同时对于全行业的工艺进步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一)用户数据处理

用户数据处理主要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完成采集和处理工作。因为测量的任务以及目标和工程项目是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不同部分的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内容不同。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工程落实之前,施工监理方往往需要结合未来工程质量的建筑目标以及当前的实际工作环境从众多的模型中选择最为有效的一种。通过将对应数据传输到模型中构建出一个具体的建筑模型,当然这种模型只能够起到一个理论上的参考作用,因为实际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地理信息技术不仅仅应该只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而是应该在海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引进更多的数据资源。通过不同的信息需求满足保证系统不会受到其他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1]

(二)开发工作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建筑工程体系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建筑工程体系的发展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毕竟属于理论的研究,真正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往往还需要能够和实践的项目进行联系和结合。在传统的开发工作中,研究人员当前已经制定出关于建筑符号以及图像的明确规定,但是从很多的工程案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基础施工人员无法有效理解这些图像背后表达的意义,所以信息测量技术的效率被大大降低,甚至还会对某一些大型的施工建设项目造成不利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这种认知冲突,将抽象难懂的概念进行解构和处理。

二、数字化绘图的工作特点以及应用功能

绘图工作从前期的工程测绘到后期的建筑推进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施工任务,同时相关地图测绘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工作手段,将施工图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同时更加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针对现场的工作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临场反应。但是在传统的施工测绘工作中,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停留在手工测绘的阶段,不仅需要处理大量的工作数据,同时各个环节的衔接程度不是非常良好。当前将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工程测绘中,能够有效克服这种问题,同时就目前发展的工作前景来看,该技术也是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2]

地理信息系统分别具有信息输出,信息分析评价以及预测等不同方面的功能。首先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作为工作基础,因此具备智能化,数字化的工作特点,在原本的信息计算数据库中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源构建数据模型。同时该模型系统充分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实现数据库的分层建立,使得空间图像在经过处理后能够保持格式,内容的一致性。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机制

(一)分层处理

分层处理是地理信息测绘工程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应用方式。该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能够有效实现现实数据和电脑存储数据之间的区别,在进行信息化功能定位的同时能够指导不同的数据内容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分层管理机制最大的效果在于能够明显提升数据的整合效果以及分管方式。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地理信息技术的分层管理机制将会在未来的工程测绘系统中能够实现空间中的更高阶转变。

(二)资料数据库的构建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基础上所进行的分层数据,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对管理内容进行差异化管理,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型,满足工程建筑需求。模型系统的构建能够帮助基层工作管理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建筑进度以及信息参数变化的情况,对于内部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以及挖掘。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更加高阶的函数模型以及资料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当前所具备的输入分析功能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基础测绘信息的精确度,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3]

四、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运行工作

地理信息测绘工作往往需要针对空间中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此需要对整体硬件系统的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应用团队应该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合理选择硬件配置保证兼具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硬件配置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为中心服务器,该结构对于整体的运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平常的工作状态中往往需要同时对多项信息来源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需要尽量达到工作设备的基本使用需求。在客户端的另外一侧,使用者仅仅需要在指令栏中输入相应的信息便能够直接实现信息的获取,高效方便。

(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内部软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直接决定整个测绘工作的质量。勘测团队首先在保证硬件系统质量过关的情况下需要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实际要求不断升级以及完善自身网络结构,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优化功能,争取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以及环境的优化配置,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工作需求。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模块构建

在实践的工程测量工作中,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具有多个方面的应用体系。具体可以体现在四个不同的方面,首先在地图测绘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数据搜集资料系统将不同的信息资源编辑成为电子信息地图,同时电子技术当前已经能够支持不同结构来源的数据处理格式,在数据矫正误差,投影变化等多个方面能够实现有效的转换。其次辅助制图工具能够帮助测量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地的地质情况从而构建网络化信息数据模型,为后期的建筑工作增加精确程度以及有效性。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汇总提供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同时在设备管理方面,所有的机械设备是测绘工程能够有序展开的重要基础保证,系统本身具有有效的修复功能,能够对一些错误的数据进行及时补救,并且配合打印工作完善后期的测量任务。最后最为重要的结构体系在于电网运行,该模块主要为一切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帮助,在系统中形成具体图形以及网络图纸之后,在计算机高速计算的支持下,进行最优化的排列组合[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借助科学手段对于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搜集,模拟的工作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体系中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建筑公司市场竞争力,降低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兴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00(010):41-41.

[2]王加莹.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13):60-61.

[3]白生明, 陈守才, 肖海文,等. GIS-RS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在长输管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华北石油设计, 2005(1):29-30.

[4]李阳, 孙玉敏, 王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地球, 2016, 000(008):00278-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