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探讨

周靓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   427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实施策略,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不够灵活、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等。随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点:首先是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机制,强调预算与高校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其次是推进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和绩效评价体系,确保预算执行与预定目标一致;再次是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预算管理在教育机构运行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实现高等教育机构财务策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能够确保学校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并有助于提升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核心功能的效能。预算管理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性至关重要。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能够避免资金滥用、浪费和挪用,保障学校财务健康稳定,增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高校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预算管理,可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公正地分配给不同的教学科研环节,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1]
二、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 国内外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概述

国内外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有侧重。国外高校普遍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注重预算与教学和科研绩效的关联,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在提升教育质量和研究成果方面的作用。一些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倾向于使用精细化、去中心化的管理,鼓励学院自主管理财务,同时以结果反馈为基础进行资金分配。与此相对,国内高校的预算管理则更多地体现在财务集中控制和线性增长预算模式上,其中预算编制常基于历史数据沿用或小幅调整,强调稳定性和可控性。然而,随着近年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高校开始逐步引入绩效评价机制,试图将绩效思想融入预算管理中,实现预算使用的优化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这种转变正推动着国内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向国际标准靠拢,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高校预算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预算编制常受限于历史数据,缺乏灵活性,导致预算不能准确反映学校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预算执行过程中,监控力度和细致程度往往不足,影响了预算的执行效果[2]。财务决策过程中,常常缺少对风险的全面评估和有效防控,易导致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此外,高校预算公开透明度不高,涉及校内外各方利益关系,不仅影响了高校内部有效运营,也对社会公众形成不良影响。对预算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很难准确衡量预算管理的绩效,无法提供反馈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以上问题不可忽视,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寻求创新的解决策略,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三、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步骤

(一) 目标明确与方案设计

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目标与方案设计。目标应与学校的长期战略目标相符,并体现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资源配置、成本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目标设定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各项资源的可用性和实际需求,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明确目标后,进一步进行预算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应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价等主要流程,并对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责任分配、时间安排等进行详尽规定。在设计预算方案时,应兼顾到各部门及个体的特殊需求和情况,尽可能地减少预算管理会带来的工作负担和困扰。其中,预算编制阶段,需认真研究学校的历史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教育政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预算执行阶段,应设立明确的执行标准和责任人,严格执行预算,杜绝超支。预算监控阶段,通过构建有效的财务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定期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偏差。预算评价阶段,应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标准,以提供反馈并不断优化预算管理。

(二) 制度建立与流程优化

制度建立与流程优化是精细化预算管理实施步骤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预算管理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其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具体包括预算编制、审批、调整、执行、监控和评估等各个步骤都应对应建立相应制度,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形成良好的预算组织结构。此外,高校还需要制定预算管理的考核制度,以激励和约束管理人员和使用者按照预算管理规定执行。另一方面,流程优化也是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关键措施。流程优化要求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起来,形成高效运行的整体流程。这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活动包括简化预算编制和审核流程,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优化预算调整的程序,提升预算监控的灵敏度,提高预算评价的科学性等。
KSO_WM_TAG_VERSION=1.0&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UNIT_TYPE=i&KSO_WM_UNIT_ID=wpsdiag20164762_4*i*1&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20164762
图1

(三)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步骤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预算管理体系多么完善,如果没有专业的财务人才和团队去执行,那么这个体系将难以发挥效用。因此,高校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确保他们具有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包括不仅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估环节中的专业技能,也包括对于财务管理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对于高级管理人员,还应当提供一系列高层次的财务决策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财务问题,从而提升高校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团队建设方面,高校应建立起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形成合力。

四、 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 项目化管理

项目化管理是预算管理精细化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学校运行中的各项工作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可以细化资源配置、更精准地进行预算制定,并便于各项目成本与效益的评估和控制。在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明确项目目标和预期效果,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同时还要设置清晰的责任人员,对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等关键因素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并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价,以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借鉴。通过实行项目化管理,可以使高校预算管理变得更加明晰且有针对性。

(二) 部门责任成本中心化

部门责任成本中心化是另一种常用的管理手段。其核心思想在于,将学校下设的各个部门都视为一个独立的成本中心,并对其成本与收益负责。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个部门更加注重自身的经营效果,增强其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的意识。每个部门需要按照预算要求,对其运营状况进行定期报告,接受检查和评估,以保证其行为与学校整体战略目标一致。部门责任成本中心化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自我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

(三) 动态预算调整机制

动态预算调整机制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预算修订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够及时反映实际运作情况,也能提供更灵活的管理空间。当出现重大且无法预见的事件,或者原有预算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应该启动动态调整机制,对预算进行适当修订。这种机制旨在最大限度地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因固守原有预算而错失良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无法应对突发事件。引入动态预算调整机制,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使高校预算管理更具有效性。
结语
    通过明确目标、优化流程、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推行项目化管理、部门责任成本中心化和动态预算调整机制,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管理的透明度与灵活性,为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未来,高校预算管理应持续创新,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贺俊娥.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实施探讨[J]. 新营销,2019(5):55,54.
[2]万海蓉. 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4(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