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户外学习中发展幼儿的亲自然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探究如何在户外学习中发展幼儿的亲自然力

邹丹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213131

摘要: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能力提升,在幼儿教育中关注户外运动,培养幼儿的亲自然力,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从“亲自然”视角出发,探究发展幼儿亲自然力的意义。利用自然环境,充分支持幼儿与自然的互动。同时,倡导幼儿课程基于自然,挖掘幼儿兴趣。丰富教师自然知识经验,提升户外活动实施能力。希望相关研究能够促进幼儿户外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学习;亲自然力;能力发展

前言: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需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充分接触大自然,观察花草、树木、体验青山绿水,观赏日月星辰。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化,为孩子提供接触自然的条件,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嬉戏打闹,从而获得最淳朴的知识与经验,在不断自我完善中,更好的成长。

  1. “亲自然”内涵与发展幼儿亲自然力的意义

1.1“亲自然”内涵

   “亲自然”顾名思义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从幼儿教育角度,亲自然能够从课堂活动中转移到户外活动中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来进行思维启发。从幼儿角度,亲自然为一种积极的互动模式,让幼儿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探索自然。走出教室,给幼儿一个纯天然的学习空间,回归寓教于乐自然本真。幼儿的亲自然力培养,可以借助自然独有的气味、颜色、空间、形态等因素,来加深幼儿的嗅觉、视觉、多维空间的灵感塑造。

1.2发展幼儿亲自然力的意义

   自然资源是教育中最为宝贵的教学题材,然而当前很多教育领域未能够很好的开发自然教育素材,以“安全、严谨”为由,将幼儿的教育禁锢在室内空间中,浪费大好自然资源的情况下,也阻碍幼儿探索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城市迅速网格化发展的情况下,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房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幼儿的视觉思维,孩子们探索自然,走进自然环境成为了奢望。电子产品逐步替代原始的自然课件走进教育课堂,这种模式固然提升了教学效率,但是也会使得幼儿过于沉浸其中,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美国作家查理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了“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概念,书中一再强调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儿童“困”在科学教材环境中,在自然中游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容易出现很多心理以及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教育学者纷纷关注幼儿户外教育中的亲自然能力培养,在强健幼儿体魄的同时,发展幼儿亲自然力,鼓励孩子走近自然,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发现有趣的事物,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够很好的加深知识的印象,让教育“鲜活”起来,这既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亲自然力的重要意义[1]

  1. 在户外学习中发展幼儿的亲自然力的对策

2.1幼儿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培养幼儿的亲自然力让幼儿亲近自然,并不是说教师将儿童引领入大山中,才能够接触自然,而是需要教师思考什么是自然,并且利用好户外周围一切的可利用的天然元素,为孩子创设自然环境。室外环境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片积雪、一粒石子,一团泥巴,都可以成为自然元素,都能够在实际的户外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在创设自然环境过程中,需要关注从幼儿自身需求出发,考虑好幼儿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能够做什么,实现玩、学、乐的舒适性、安全性、感官刺激性、灵活性等,从而实现自然元素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与直接互动。在幼儿园室外空间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以下几种自然环境区域:第一,自然区。该区域的自然元素需要准备充分。包含,树木、水、沙坑、鸟类、安全系数高的爬行动物,动物饲养区域,测量区域等。第二,运动区域,该区域主要是可以为幼儿提供奔跑、跳跃、攀岩、滑行的场所。第三,探索区域,如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木、滚动的车轮、搭建的小桥梁、洞穴、围墙等。该区域旨在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第四,安静创造区域。如长桌椅,为幼儿提供绘画、读书、美工的空间[2]

   在准备好自然区域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性质,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充分的与自然环境互动,了解自然。例如,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记录日本一所幼儿园中,园长将橡胶操场改为细沙,要求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候全部赤足,沙子场地中还设有滑梯、单杠、攀岩等运动设备,幼儿在沙子中跑跳,真实的去接触自然,提升幼儿的触觉发育,该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在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的基础上,适当的放开其活动模式,是教育的放手,也是教育的灵活性的开始,回归自然,让幼儿能够享受自然所赐予的温度,不失为一种教育提升。

2.2课程设计关注幼儿兴趣需求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进行亲自然力课程设计环节需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幼儿所思所想,即,幼儿应该在自然中了解并且学习到什么?幼儿的生活中哪些因素与自然息息相关?如何让自然元素与幼儿生活相互融合?教育家贝利曾经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对生命敏感”,那么针对幼儿教育而言,通过自然元素,刺激幼儿的认知,能够提升幼儿的亲自然力。亲自然课程的设计上需要秉持着该理念,在具体的户外活动中落实生态化、开放化的教育模式,让课程基于自然,为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感官体验。例如,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设计中,减少沥青铺面的面积,改为草坪、沙土,石子路,拓展开放性空间。引入植物区域,有了植物便有了花鸟虫,由此便有了幼儿观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重点在于书本上的蝴蝶来到了课堂,网络上小昆虫就在脚下的情景。这些都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可以开展种植与饲养活动,某幼儿园设计动物认养区域,每名小朋友认养一只小白兔,通过让幼儿为小兔子起名字的方式,增加幼儿的责任感与好奇心。可以利用儿童食物残余喂养小动物,如兔子、仓鼠等,在动物生活角,孩子们都很高兴将菜叶子投喂给兔子,并引导孩子节约粮食,渗透劳动价值理念,以及对生物的关心等。幼儿通过长期喂养小动物,可以理解动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学会尊重自然,感恩欣赏自然环境。总之,亲近自然的课程设计是开放性的,取材于自然环境,赋予其生活意义。而非刻板生硬的说教模式让幼儿明白什么是自然生物。幼儿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物,了解人类之外的生物生存模式,既增加了与自然的互动,又可以充满情感的走近自然生物,由此鲜活的课程便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2.3走进自然的家校合作模式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中通过亲自然课程认识自然,还可以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中,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带领下走进大自然,开展真实的亲自然实践活动。基于幼儿的身体素质情况,需要家长配合教师来完成。例如,春天开展种植活动,带领孩子走进动物园、植物园,走进田野森林;在夏天走进田野,观察庄稼的变化;在秋天走进果园,感受树叶从绿变黄为季节的更替,等。
结论:综上所述,自然教育需要教育者有一颗自然之心,在自然之地上,引入自然之境,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融入自然之景。通过上文的分析,目前幼儿教育中关于幼儿的亲自然力培养还存在一些课程上设计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内心需求出发,想幼儿所想,充分利用幼儿园自然环境因素,创设出有意义的活动区域、活动内容,实现持续性的自然教育。
参考文献:
[1]钱蓉蓉.走进自然绽放童心——谈幼儿“亲自然力”的培养[J].家庭科技,2022,(04):34-36.

[2]万俊.大班幼儿亲自然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