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探讨

向思可

珠海联港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随着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工程管理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在适应性和效率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局限性。传统模式无法充分应对新技术、新材料以及工程环境的变化,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超支以及质量问题等。因此,本文针对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和项目绩效,为全面解决当前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问题提供积极助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建设工程管理是指对建筑、土木、水利等各类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运营、维护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活动。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寻找创新路径和方法,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和管理质量,建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工程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一、数字化管理平台

引入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个集成化的管理平台,将项目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更新,这意味着不同工程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实时获取项目进度、质量情况、安全状况等相关信息,实现全方位的数据共享和信息透明,例如,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监控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和人员配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和质量[1]。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平台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平台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管理者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和建议。

二、BIM技术应用

通过BIM软件,可以将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建模平台上,形成三维数字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在BIM平台上进行多专业的协同设计,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避免了传统设计中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沟通不畅的问题,提高了设计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软件的无缝对接,如结构分析、能耗分析等,为设计优化和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2]。将BIM模型与施工计划、进度管理等信息进行关联,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现场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和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实现对BIM模型的实时查看和交互,为施工人员提供更直观、便捷的施工指导和管理手段,还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材料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模块化和预制化建造

模块化建造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将建筑结构、构件、设备等划分为标准化的模块单元,然后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和装配,最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减少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一致性。模块化建造还可以提前进行工程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降低工程的施工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3]。预制化建造的具体方式是在工厂中预先制造好建筑构件、板材、墙体等各种建筑元素,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和风险。与传统施工相比,预制化建造可以实现工程的快速组装和拆卸,利于工程的可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前进行工程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四、绿色可持续管理

绿色可持续管理的具体方式之一是采用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包括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等,以及应用环保型建筑技术,如节能技术、水利节水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4]。绿色可持续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包括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保护原有植被、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开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等,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PPP模式应用

传统的建设项目融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但这种方式存在着资金来源单一、财政压力大等问题,采用PPP模式,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项目的融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实现项目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共担。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者、设立专门的基金或平台、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建设项目所需资金,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5]。传统的建设项目设计和实施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存在着设计方案单一、施工周期长等问题,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创新和提升,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制定项目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标准、监督工程质量等方式,实现项目设计和实施的优化和协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六、智能监测与维护系统

在建筑物结构、地基基础、管线设施等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温度、湿度等数据,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监测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分析,及时发现和预防工程施工中的潜在问题,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水平[6]。在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关键部位部署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工程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运行中的故障和异常,保障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工程设施的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结束语:

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探讨是当前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建设工程管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杰.兴辽卓越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建设路径[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10):26-29.

[2]张慧敏,侯帅.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对质量管理环节的分析[J].砖瓦,2023(3):123-126.

[3]蔡济众.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J].安徽建筑,2023,30(8):89-90,130.[4]李永娟.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2):151-153.

[5]王麒.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工程科技,2023,2(14):126-128.

[6]高传玉.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