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邵周婕

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足的货币资金,是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货币资金具有强流动性,产生的控制风险较高。因此,企业加强货币资金管控,确保货币资金能够合理运用,实现及时收付等十分必要。这有利于企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且增强资金安全性。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应对策略;生产经营

货币资金作为一种资产,主要通过货币形式呈现,基于用途和存放点的差异,对其进行划分过程中,可以分为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其它货币资金。在企业资产中,货币资金为重要组成,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需使用货币资金。积极进行货币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存在缺失

在一些企业当中,并未结合国家会计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展开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无论是审批授权,还是职责分配工作,均存在不够规范问题。同时未能分离设置出纳与会计,造成财务人员在工作开展时,往往一人负责多种业务。并且在审批授权设置方面,未能进行清晰设置,并未设置临时授权,造成资金支付管理工作在实施时,存在流程不规范问题。

(二)管理未能执行到位

在一些企业中,虽然制定了健全管理制度,但在进行生产经营时,在多种因素作用影响下,制度在执行中,并不是十分严格,存在形同虚设问题,以致于出现了较多不合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并未进行规范资金管理,对于国家制定的现金管理制度,未能严格将其执行,存在私设小金库,随意打白条,以及审批超限额等情况。同时,银行账户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进行银行账户开立撤销过程中,并未通过授权批准,存在随意出借、变更等问题[2]。此外,对于银行预留印鉴和票据,并未进行妥善保管,票据在作废以后,未能进行妥善处理,使用票据以后,并未进行登记。

(三)资金管理未能集中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如果下属子公司比较多,未能集中管理资金情况下,下属公司进行资金管理时,便可能会出现失控情况。

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当中问题应对策略

(一)形成健全管理制度

对于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来讲,在推动其建立健全过程中,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构建岗位责任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作为基本原则,保证人员与部门在工作中,具有明确职责权限,出纳的人员在工作中,不能负责会计登记、稽核等工作。在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时,不能一人独立进行。其次,构建授权批准制度。在货币资金业务方面,针对审批、经办人员职责,以及具体工作要求,需做出明确规定,避免审核人员出现越权审批情况。开展货币支付业务过程中,展开集体决议审批。在并未获得授权人员,或者是授权机构允许的情况下,不能接触货币资金业务。对于经办人员来讲,在工作开展时,需将审批人意见作为主要依据,合理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再次,构建遴选教育制度。就货币资金岗位工作人员来讲,需由素质过硬人员负责,同时,注重进行人员轮岗。

(二)严格执行管理工作

货币资金进行管理过程中,为保证全面落实,应注重落实情况监督。首先,有效执行管理制度。对于审计部门、内控部门来讲,需做到认真履行自身职责,针对资金运营进行检查,了解收支能否基于制度落实。其次,加强审计监督检查。进行检查过程中。需关注岗位设置情况,了解不相容职务之间,是否能够进行分离,以及对于比较关键的岗位,是否进行了轮换。同时,需对授权批准情况进行检查,掌握资金在进行支付过程中,是否和授权审批程序之间相适应,以及是否具有健全手续,是否出现了越权审批行为。再次,关注票据管理情况。分析票据领用、购买,以及保管涉及到的手续,能否保证健全性,以及汇票是否存在造假情况[3]。最后,加强账单、现金管理。分析是否存在出纳独自工作情况,以及是否进行现金盘点,是否出现了坐支现金情况。

(三)注重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经营规模较大,并且业务内容繁杂的情况下,往往货币资金会较为分散,进行资金管理时,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企业进行货币资金管理时,运用集中管理方式较为必要。就母公司来讲,应设置资金结算中心,中心和内部银行之间等同,对于企业子公司,需在内部银行中,设置资金结算账户,促进分散货币资金进行归集。运用集中管控方式,可以使货币资金在运用时,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同时,资金在聚集状态下,能够确保资金具有较高利用效率。此外,对于内部银行来讲,应和外部商业银行签订协议,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加强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资金管理能力。

(四)积极进行风险防控

当前信息技术整体发展较为迅速,常常会运用在资金结算当中,对于企业来讲,加强网络资金安全风险防范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需进行网银技术风险评估,通过定期方式的运用,针对网络系统展开检查,并实施维护工作。在资金管理数据方面,需做好备份,使网上银行正常运转获得充分保证,资金数据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需关注信息数据具有的开放性风险,注重进行权限管理,积极进行身份验证,避免信息数据篡改、泄露问题,降低数据泄密风险性。

三、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重点

(一)推动资金加速周转

注重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将应收账款回收视为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应收账款责任制,并且注重进行现销,尽量压缩赊销,通过优惠政策的运用,合理扩展现销比例。同时,推动存货转化为现金,注重采购控制,对于涉及到的采购计划,需进行正确编制,并严格执行,确保储备合理。针对出现的积压存货、呆滞存货,需进行积极处置,做好领料控制,注重执行额定消耗,避免出现浪费问题。此外,和销售与生产之间,需保持密切联系,推动产品销售,压缩成品资金占用。

(二)展开现金流量预测

在进行现金流量预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前期与后期。考虑前期情况时,分析现金流量过程中,可以通过投资、经营,以及筹资几方面实施。考虑后期情况时,需基于社会环境、企业发展,展开现金增减量预测,将市场、季节作为依据,展开适当调整,使资金能够进行快速运转,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确保现金周转高速。进行现金预测过程中,需考虑到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对于外部因素来讲,主要涉及到经济、市场、政治等。对于外部因素来讲,涉及到的为经营方法、决策。以上因素均会影响现金流,这种影响可能为间接方式,也可能为直接方式。基于控制角度进行分析,需将影响因素之间进行融合,明确在何时现金为最低余额。如果出现了编制预算先进余额,和明确现金最低余额之间相比的更高情况下,则属于现金过剩。情况相反时,则表明现金短缺。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应运用合理方式,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控制现金最低余额,需针对现金支出、获取等的控制。具体实施时,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结合现金预算合理编制,针对今后现金流量做出预测,进而实现对投资与筹资的科学安排。

(三)加强浮游量的管理

就现金浮游量来讲,即企业存款账户当中的余额,以及银行企业账户二者之间,呈现出的差额,加强对浮游量的运用,能够使现金在利用时,具有比较高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现金支出。同时,基于现金流量表当中,呈现出的支付和筹资能力,将企业筹资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能力充分展现出来。

(四)注重资金预算控制

资金预算控制的实施,旨在统筹安排资金流出与流入。进行资金预算编制时,能否保证准确性,关系到货币资金流转与利用,影响着企业经营。对于企业来讲,实施货币资金管理时,应注重进行预算控制,防止预算编制出现随意性,以及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在开展编制工作时,需和记录、处理之间进行分离。

(五)提升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注重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在培训结束以后,开展人员考核工作,加强人员对于会计法,以及财政法规的了解,了解在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财务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资金管理当中的作用。同时,应注重相关人员技术素养提升。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中,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实施时,要想获得较好效果,就需相关人员积极将新技术运用其中,通过新技术展开数据分析,并且提供咨询增值服务,进而更好服务于货币资金管理工作。

结束语:

总之,货币资金属于企业重要资产,展开有效管理工作,对企业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货币资金管理为财务管理核心,因此,企业需给予货币资金管理充分重视,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合理应对措施,并且明确重点工作,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晓娟. 浅析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J]. 商场现代化,2022(19):88-90.

[2] 廖航宇. 中小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4):144-146.

[3] 曹运萍. 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研究——以云南A公司为例[J]. 商情,2022(3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