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安全管理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饲料安全管理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王磊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理合务镇政府       山东 德州     251505 

摘要:随着全球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饲料安全管理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动物的生长效益以及食品安全,而这又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饲料安全管理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饲料安全管理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饲料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养殖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优质安全的饲料是动物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保障的基础,而饲料安全管理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形象。因此,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1、饲料安全管理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饲料安全管理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动物健康、提升产品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饲料安全直接关系着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效益。合适的饲料营养成分及质量对动物的生长、免疫力、繁殖等均有重要影响。质量优良、安全的饲料可以确保动物得到充分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发生率,最终确保养殖业的效益和稳定性。饲料安全管理也是提升养殖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使得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而饲料安全直接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通过加强饲料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够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品牌竞争力,开拓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饲料安全管理也与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不合格的饲料可能导致畜禽排泄物中残留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时,食用有问题的畜禽产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通过加强饲料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减少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公众健康。

2、当前面临的问题

饲料添加剂超标问题严重。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或者减少饲料成本,往往会在饲料中添加非法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等,导致饲料中残留物质超标严重,不仅影响了畜禽的健康,还会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威胁。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市场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来解决这一问题。

饲料原料质量不过关。一些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或者为了追求利润而选择低质量原料,导致饲料质量参差不齐。这会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效益和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加强对饲料原料质量的管控和监督,保障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饲料生产和销售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对饲料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监管漏洞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饲料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不合格饲料的行为,销售渠道不透明,造成市场混乱。加强对饲料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追溯体系,是解决当前养殖业面临问题的关键之举。有效监管能够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饲料质量和产品安全,推动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促进饲料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在当前养殖业发展中,饲料安全管理涉及到众多参与主体和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强化监管措施,才能有效提升饲料质量安全,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立法工作力度,制定更为完善、具体的饲料管理法规和标准。这些法规应当包括对饲料生产过程、原料采购、添加剂使用、生产环境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操作指南,强化对行业的规范管理。加强监管力度是确保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关键。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饲料生产企业、销售商和相关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严格审核饲料产品合格证明和相关手续。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要给予严厉惩罚,比如罚款、吊销资质等,形成有效震慑,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证优质饲料的供应。

3.2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

行业自律是指饲料生产企业、销售商和相关机构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标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发展前景。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可以规范行业内部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行业协会和组织应当发挥自律管理作用,制定并推广统一的饲料生产标准和管理规范。这些标准应当涵盖从饲料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储存运输等方方面面,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通过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规范程度,降低产品风险,增强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行业协会可以牵头组织相关企业代表,通过专家研讨会、培训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不断完善和更新饲料安全管理标准,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同时,鼓励企业加入行业协会,推动各企业自觉遵守标准规范,提升整体行业的竞争力和形象。建立健全的认证评价机制和追溯体系也是行业自律的关键举措。行业协会可以建立饲料质量安全的认证评价体系,通过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认证,对达标企业进行认证和宣传,同时对未达标企业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3.3提高从业人员意识,加强培训与监督

从业人员作为生产和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意识直接影响到饲料质量安全和行业形象。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至关重要。培训内容应包括饲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添加剂使用方法等方面,旨在使从业人员全面了解饲料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从业人员熟悉各类风险和常见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给予优秀从业人员一定奖励和荣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定期组织培训,考评学习效果和成绩,对参与培训并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相应认可和晋升机会,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和学习氛围,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培训成果能够落实到位。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所学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不合格者进行整改和培训,以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饲料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得到有效贯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饲料安全管理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是保障养殖动物健康、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强饲料安全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形成行业自律,才能建立起安全可靠的饲料供应链,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霞.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0):154.

[2]刘云东.解决畜牧养殖业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对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0):94.

[3]花素静.刍议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9(3):37.

[4]李军乔.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