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曼

沈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13122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本文分析了高校政治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研究领域尚待深入。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收集高校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找准切入点,提出在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建议,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政治理论知识的双重学习需求。本文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育人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特别是爱国品质,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爱国品质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来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1]

一、研究现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着强大的教育价值。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这一独特而宝贵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坚定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总书记系列讲话高屋建瓴,从理论层面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3]这更在现实中展现出积极的实践价值,这种融合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教育部等机构持续制定推出一系列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4][5]

关于如何将高校政治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并且在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索将两门学科融合在一起来讲解。分开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各自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与紧迫性。如何将这二者有机结合,确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如何在思政课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以更好地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国家的战略发展。尤其是在党的二十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之后,学术界关于如何将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研究任务就显得更为迫切了。本研究正是着眼于这一课题,力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然后对高校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了收集汇总,最后找准切入点,探究如何在政治教育课程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政治理论知识两方面学习的需要,即通过一个课程的学习,便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政治、优秀传统文化两方面的内容。

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高校要切实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拓宽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切实让思政课“大”起来。思政课的“大”,在于要调动育人的主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力量,最终实现思政课教育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体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这种宝藏也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是糟粕的,是需要扬弃的,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区别地加以对待。优秀的,我们要大力弘扬,错误的,我们要扬弃,富有正能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培养出更健康、更有力量的人才。[7][8]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先后印发了一些列文件,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政策措施上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中指出,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更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国情,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坚定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青少年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得越深刻,他们对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越坚定

[9],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培养新时期的优秀有志青年具有深远的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育人资源,是中国教育必备的内容,将这部分必备的教学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能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也与开展“大思政课”教学的教育宗旨是一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思政课同样有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思政课对学生爱国品质的培养更为关键,爱国品质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更注重对学生仁义礼智信等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两者相结合,无疑会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文化滋养,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全面,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可靠的接班人。因此,本文以如今的时代为背景,研究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并以此为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以科学规律为依据,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以针对性和多样性为原则,以保障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实用性为目的。

文献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吸收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本文在开展研究之前,收集汇总了关于研究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结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着多多益善的收集原则,收集汇总了该研究课题的一手资料、各类代表性的著作、最新的学术成果等等,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网上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政两门科学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融合现状,找出它们在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是一个具有极强理论性的研究课题,同时对现实性的要求也很高。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所以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时候需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另外,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有需要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来融合,两门学科的融合要能体现现代大学生喜好的元素,否则就很难吸引现代大学生们这两门学科的兴趣,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去探索、总结、梳理成形。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关于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融合的课题,其涉及到的理论学科是多方面的,如文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性、文化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所以研究这样的课题,需要使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才能研究得更为透彻。

四、实现路径

在深入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应如何采取有效举措,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得以实现?换言之,我们需要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目前,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有学者提出可以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种路径探进[10],以上三种思路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常见的探索,主要涉及了思政教师、学生社团、宣传部门等方面,需要立足教学改革、文化宣传、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路径探究。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比较切合实际,今后在此方面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首先,高校应不断深化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始终处于第一和最核心的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实现思政课程提质增效。善用“大思政课”,充分调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今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次,增强“互联网 +”模式的线上文化互动功能

在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互联网大大拉近了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距离,让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既有灵感的火花、合作共赢,也有冲突的出现。就国内而言,“互联网 +”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广电、智能数字、手机APP等方式来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建立关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传播和学习以碎片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 +”时代,高校不仅要倡导学生积极去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鼓励他们积极“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自己“生产、制造”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来。青年大学生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者,如高校通过鼓励学生以制作视频、公众号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其中,从而吸引粉丝观看。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更多的文化作品,对大众进行思想、文化的教育,大学生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个大学生的力量汇集起来,就会聚合成强大的乘法力量,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育人中的浸润引领作用。

最后,高校应积极发掘和发挥学生社团在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将其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学生社团作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凭借其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其蕴含的文化育人潜力巨大。为了推动学生社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提供更重要的平台支持,高校需要引导学生社团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在自我革新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建设,增加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支持,并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为学生社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中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在如今的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来开展思政课的教学,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必要手段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深入到我们骨髓、血液和基因里的元素。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养分,在创新中发展,做到既师承传统又用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高峰。本课题以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门科学理论如何融合为研究对象,引入历史视角,为这一经典命题的探讨注入新的思考,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梳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上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历史发展道路。新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结合起来教学,是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必然,具体改如何推进这两门科学的融合,高校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刚性化的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可以采用“多维路径”的形式来推进,也可以依托“大思政”格局,浸润式地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相应的融合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不断融合的教学发展方向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岀版社人民岀版社,2014.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岀版社人民岀版社,2016.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17.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岀版社,2018.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岀版社,2019.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9.

[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岀版社,2021.

[10]郭悦,高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J].甘肃教育研究,2022(6):105-108.

【作者简介】王曼 1983年6月4日 民族:满族 籍贯:辽宁省北镇市 在职单位:沈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称:讲师 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挂课题】沈阳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课题

课题类型:青年课题

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DJ2023-QN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