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损耗监测与管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损耗监测与管理方法研究

边晨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兰州分公司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损耗的监测与管理是石油行业中的重要课题。油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挥发、蒸发等现象,导致油品的损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有效监测和管理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对于提高石油企业的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库存储;运输环节;损耗监测;管理方法

引言

在石油行业,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监测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课题。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有效监测和管理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监测与管理的意义

第一,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监测和管理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油品损耗如果过高,将导致宝贵的石油资源的浪费。通过减少挥发损失、渗漏和蒸发等损耗,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油品资源,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有助于环境保护。油品的释放和泄漏会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有效监测和管理损耗,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避免环境事件的发生。第三,经营管控。损耗监测与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控至关重要。通过监测和管理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损耗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四,安全生产。损耗监测与管理也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油品的泄漏和挥发不仅会造成损失,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员工和环境带来巨大风险。通过加强损耗监测与管理,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2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监测方法

2.1实时监测设备

液位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油品的储存量,它可以实时监测油罐内的油品水平变化,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油品库存情况,并及时调整储存策略。温度传感器则可以监测油品的温度变化,这对于保证油品质量和避免因温度波动引起的损耗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油罐内气体或液体的压力,从而帮助判断油品储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油品的实时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确保油品的安全和稳定储存。这些设备还能够与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运营计划,优化仓储管理,降低损耗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2密封性检测

密封性检测是通过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密封状态良好,避免漏气、渗漏等问题的发生。油罐和管道的密封性对于防止油品的挥发和蒸发损耗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设备存在漏气现象,会导致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逐渐减少,从而增加油品损耗并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密封状态还可以避免因漏油或泄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对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密封性检测通常包括可视检查、压力测试和涂抹检测等方法。可视检查主要通过目视观察设备表面是否有裂缝、渗漏等情况;压力测试则是利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测试设备的密封性能;涂抹检测则是涂抹一层特殊的检测液体在设备表面,观察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来判断设备密封性情况。

2.3定量检测

通过定期开展油品盘点和物质平衡计算,可以确保储存和运输油品的数量与实际记录相符,及时发现不合理损耗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油品的准确盘点和物质平衡计算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准确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油品盘点是对油库或油罐内的油品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以核实油品库存量的过程。通过油品盘点,可以了解储存油品的实际数量,监测油品的进出流动情况,防止因为漏失或偷窃等原因造成不合理损耗,确保企业利益不受侵害。物质平衡计算则是通过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产品和废料的量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得出系统的物质平衡状况。通过物质平衡计算,企业能够了解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情况,排查损耗的具体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管理方法

3.1制定损耗管理策略

在制定损耗管理策略时,企业需要明确损耗管理的总体目标,例如降低损耗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制定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损耗程度,如损耗率、具体数量损耗量等,以便进行监测和评估。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环节的损耗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状况、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步骤。这可能涉及到设备更新改造、技术优化升级、员工培训提升、管理流程改进等方面。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为了确保损耗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包括定期对损耗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汇总,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3.2优化运输方案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输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油品的性质、运输距离、温度变化、运输工具选择等,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针对油品的性质进行分析。不同种类的油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粘度、挥发性、易燃性等,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容器和运输方案,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风险。考虑运输距离和方式。短距离运输可能选择集装箱车或桶装运输,而长距离运输则可能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势与劣势。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各项因素,选择最经济且安全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能耗和损耗风险。需注意运输中的温度控制。有些油品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易凝固的燃油或易挥发的液化气体,运输途中若温度控制不当将会导致损耗或安全隐患。因此,在制定运输方案时必须考虑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油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温度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3监测和记录

监测和记录系统能够实现对油品在储存和运输环节中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降低损耗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安装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储存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系统应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处理,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人员,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对于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油品储存量、温度、压力、运输路径、时间等信息。记录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能够方便地查阅历史数据,为后续统计分析提供支持。利用监测和记录系统收集的数据,对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规律和问题点,评估损耗的程度和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结束语

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损耗监测与管理是石油行业生产经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在研究中,我们强调了建立全面的损耗监测和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包括密封性检测、定量检测、制定损耗管理策略、优化运输方案以及监测和记录等方面的关键内容。这些管理方法旨在帮助企业科学地监控和管理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损耗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宝江.成品油物流配送运输优化分析[J].中国储运,2022,(06):131-132.

[2]关睿,唐煌.油库存储与运输环节中损耗监测与管理方法[J].石化技术,2021,28(11):19-20.

[3]吴瀚.油品存储安全与油库计质量管理探讨[J].山西化工,2021,41(03):100-102.

[4]石磊,陶文培.油库运输及存储中损耗监测与管理方法的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19):62-64.

[5]禹楠.成品油油库存储与相关措施研究[J].化工管理,2018,(1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