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宋婧

哈尔滨华德学院 15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在高校教学方面,我们采纳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技巧,破除了在线教学和实际应用的边界。新冠疫情使得线上课程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对大学的课程教学方式产生了悄无声息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许多高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并未对此变动保持高度敏感性,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以适应不停变化的新形势,进而引发艺术设计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艺术设计这一专业领域,由于对市场动态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教育课程日益注重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和应用技能。这明显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难以满足这不断变化的新教学需求和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在大数据浪潮下,高校的教育任务逐步深化,我们需要更加明确地调整目标方向,以顺应行业升级与技术革新的大背景发展,并更为有效地培养具备发展能力、多能性及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高校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上,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及其独立学习的技能,为他们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转变观念,强化审美认知

在当前,面对教师思维不对称与对艺术设计教学与传统审美文化联系不够深入的问题,核心解决方法是要更新教师的传统观念,并不断加强对于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理解与重视。在体育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其实行的方向和手法均是在明确的教育教育观念引导下进行的。面对中西文化交汇和碰撞的新局面和新环境,传统艺术设计深受多元文化多样性特点的巨大影响。高校作为挖掘、研讨和传承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核心场所,应当领导教师更新他们的传统教育观点和偏见思维,树立对传统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新观念,确保他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审美在艺术设计创新上的引导作用,并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妥善处理传统文化审美与现代设计思维的结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还要关注艺术设计理念与时俱进的特性,将传统艺术注重的“以意为本、以形为表、意为核心”的“主观取向”与现代艺术设计重视的“客观性”融为一体,从而寻找充满地方独特性的教学创新途径。

二、基于CDIO理念,构建“专创融合”课程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及其他五所大学构成的跨国科研机构所创立的。CDIO这一概念涵盖了从初始构思、详细设计、项目执行到最终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它鼓励学生从一个积极的、实际可行的、课程内容互补的方式进行学习。根据CDIO的教学理念,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围绕“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主轴线,以及专业与创业两个方向作为其两侧支撑。当我们走进专业领域,学生们深入参与了从研究设计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体验了设计活动的整个阶段。当学生们参与CDIO的各个环节时,每个阶段所面对的任务都各具特色。策划过程的核心是识别客户需求,依据市场的定位来制定项目方案,并为项目构思新颖的思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重点放在产品原型的研究与开发,涵盖了概念构想以及原型设计这两个方面;在执行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将产品设计转化为真实的产品模型,这包括了从结构构思到后续加工、设计的修订以及各种测试阶段;在运行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尝试通过向市场提供少量的设计产品来检查和优化其设计表现。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设计的商业应用,成功地将学生们设计的产品引入市场,以促进产品的实际应用与成功。学生们参与CDIO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和专业都相互结合。在构思的阶段,我们主要是起草商业策略,这包括识别商业机会、进行商业可操作的分析、对资源进行深入探讨、制定商业模型、进行财务监管以及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在设计阶段,主要的任务是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同时研发产品的原型和平台技术;执行阶段的焦点是制定市场策略,允许产品或服务经过市场及顾客的审核,并依据获得的反馈资料进行相应的优化或重新设计;该运行阶段主要涉及产品的整个运营活动,涵盖了产品的维修、改进、回收以及提升等环节。采纳CDIO的教育思想,我们采用了“专创融合”的教学方式,使得专业知识与创业精神、设计与市场趋势以及设计与业务经营达到了完美融合”。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在常规的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里,教育者经常只是采纳较为固定的授课方式,这不太能点燃学生的兴趣,并且也阻碍了学生全面地获取素质能力的指导。创新与创业的理念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扩展,旨在全方位和长期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这样的理念下,教育艺术设计的高校中,教师应当努力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确保学生在更全面的教学模式中能够得到全方位和多方面的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能够应用项目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全面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班,作为一种创新的自主教学方法,以项目任务的策划和部署作为核心工具,鼓励学生围绕这些任务进行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专业技巧,还有助于他们专业素质的塑造。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需求,精心设计和规划一系列名为“学校艺术节标志”的艺术设计任务。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各个项目任务收集和整合数据和资料,从而提出他们各自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设计方案。其次,学生应以小组结构为基础,展开团体讨论和深入探究,全面分析和整合每个人提出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成功完成,共同推动该项任务的达成。作为项目任务的参与方,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加强合作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就业道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机会,教育者有可能探索实施互动体验教学的技巧与方法。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十足的专业领域,仅仅依靠理论的阐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难以为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网络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开放性、多元性和社会融合已然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在高校中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时,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法。我们还应基于实践经验、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创新创业培训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采用互联网这一技术,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整合意识,并培育其在专业领域的实践技能。我们同时提供空间以便学生能够将创意付诸实践,并在专业素养方面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机会。通过高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技术熟练度的增进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创业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8(6):4.

[2]杨琴.新工科背景下OBE-CDIO理念应用于高职课程建设实施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9):10-12.

[3]张清艳.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93.

课题题目: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设计类专业“产教创赛训”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课题编号:CANFZG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