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慧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探析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医院在新生儿科选受试对象40例,时间2022.2-2023.10,数表法分组,一组20,使用不同护理办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鸟巢式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成长、体征等指标,评价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期间新生儿头围、体质增长数值大于对照组,体温变化、出暖箱时间小于对照组,SpO2、睡眠时间比对照组更加优异,P<0.01。结论:鸟巢式护理可模拟母体子宫环境,提高新生儿监护舒适度,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延长睡眠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护理;成长发育;氧饱和度;体质量

新生儿是指娩出28天以内的胎儿,此时刚脱离母体环境,抵抗力、免疫力均较差,外界潜在安全隐患较多,新生儿难以适应周围环境,护理操作不易引发病症,危害新生儿健康[1]。新生儿监护期常用暖箱,临床应用较广泛,可以根据生长需求调节温度,监护期可保证新生儿生理状态基本稳定,规避护理风险。目前为提高新生儿科护理效果,科室大力推广使用鸟巢式护理,在暖箱基础上利用绒布制作“鸟巢”,营造类似于母体宫内环境,从仿生学角度满足新生儿安全、舒适与归属的需要,减少外界环境刺激[2]。本文以院内40名新生儿为例,探析鸟巢式护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基线资料和一般方法

1.1基线资料

医院在新生儿科选受试对象,共计40例,时间2022.2-2023.10,数表法分组,一组20,对照组:男、女各10名,日龄2-24天,均数(15.21±2.07),研究组:男11、女9,日龄4-25天,均数(15.18±2.13),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胎儿娩出后接受各类先天性疾病筛查,放于暖箱内监测体征变化,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临床护理。

研究组:鸟巢式护理,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措施:首先,暖箱温度需恒定,维持在33℃内,新生儿包被、毛巾坚持一物一用,定期清洗消毒,进入暖箱前,需进行光照检测,选择柔光避免光线直射;检查新生儿脐部,用浓度75%的酒精溶液消毒,检查局部是否有红肿情况,定期更换脐部绷带,确保皮肤整洁干爽;每天为新生儿清理皮肤1次,擦干皮肤表面水分,用棉签擦拭鼻部,清理分泌物,以保证气道通畅,再涂抹婴儿爽身粉,尤其在皮肤褶皱处,以免皮肤受损;母乳喂养前后对新生儿口腔进行清洁。(2)鸟巢护理:暖箱先预热,再根据新生儿体质量、身高制定“鸟巢”,选择柔软毛巾卷成椭圆形鸟巢, 模拟宫内形态,折叠弯曲毛巾,使新生儿肢体向躯干靠近,呈屈曲状,蜷卧在鸟巢内,头部枕于浴巾上,双肩靠牢,全程密切监测新生儿体征,包括体温、血氧(SpO2)等,护理期间记录新生儿体质量、头围。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新生儿生长情况(头围、体质)、基础体征(体温、SpO2)及睡眠、暖箱监护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SPSS26.0统计学软件为本研究数据分析工具,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n)%]表示,X2检查;P<0.05,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新生儿生长情况、基础体征及睡眠暖箱监护时间

研究组护理期间新生儿头围、体质增长数值大于对照组,体温变化、出暖箱时间小于对照组,氧饱和度SpO2、睡眠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优异,P<0.01,见表。

表1新生儿生长情况、基础体征及睡眠暖箱监护时间对比(x±s)

组别

氧饱和度(%)

体温变化(℃)

头围增长(mm)

体质增长

(g/d)

睡眠时间

(h/天)

出暖箱时间

(h)

研究组(n=20)

96.64±3.31

0.30±0.19

7.37±1.58

28.12±3.80

20.34±1.22

13.90±1.31

对照组(n=20)

91.42±3.46

0.72±0.14

6.12±1.16

22.09±2.53

16.20±1.60

17.91±2.28

t

4.8753

7.9586

2.8520

5.9071

9.2018

6.8199

p

0.0000

0.0000

0.007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新生儿娩出早期抵抗能力较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并完善,温度变化较大,各项功能敏感度较高,不能很好适应外界环境,环境波动刺激性较大,因此,对于新生儿应将环境作为护理重点,利用暖箱模拟相似的母体环境,减少声、光、冷热等环境刺激[3]。鸟巢式护理是新生儿科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根据新生儿体长、肩宽、体重制作合适的鸟巢,以柔软的毛巾为支撑,调整至宫内发育期间相似卧位,帮助新生儿减轻脱离母体产生的焦虑紧张感,减少哭闹次数,延长睡眠时间,使新生儿获得良好休息,减少能量损耗,延续母体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成长发育。文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期间新生儿头围(7.37±1.58)体质增长数(28.12±3.80)均大于对照组,体温变化、出暖箱时间小于对照组,SpO2(96.64±3.31)睡眠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优异,P<0.01,温暖柔软的鸟巢会营造宫内类似舒适环境,让新生儿感到周围的支撑感,调整舒适卧位,防止新生儿下滑,减少呼吸暂停、溢乳误吸等不良事件的产生,同时,鸟巢式护理还可以在暖箱内形成内凹形状,减少喂奶、换尿布等操作时造成的外部冷空气刺激,新生儿被包裹在鸟巢内,减少散热,保持中性温度,减轻环境刺激,尽可能消除新生儿娩出后产生的不安感

[4]

综上所述,鸟巢式护理可模拟母体子宫环境,提高新生儿监护舒适度,减少外界环境干扰,延长睡眠时间,加快生长发育速度。

【参考文献】

[1]杨静,范红杰.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评《新生儿婴儿护理大百科》[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40(02):213.

[2]陈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72+248.

[3]王晓燕.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6):136-137.

[4]尹小乐.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长状况、疼痛程度和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