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机械原理为例

范亚萍 马家兴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潍坊科技学院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机械原理,编号2023KCSZKC10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旨在为该模式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机械原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力量,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和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本文将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详细阐述该模式的创新实践和应用效果。

二、“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概述

(一)“三师”协同教学机制

“三师”指的是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思政教师。在“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这三位教师共同参与到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教学合力。校内专任教师负责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讲授;企业兼职教师则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思政教师则负责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机械原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

(二)“三式”教学方式融合

“三式”包括案例式、讨论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这些教学方式被灵活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案例式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机械原理知识;讨论式教学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体验式教学则通过实验操作、项目设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机械原理的魅力和价值。

三、“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校内专任教师的基础理论教学

在机械原理课程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讲授。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机械原理和概念。同时,专任教师还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原理在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案例教学

企业兼职教师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为机械原理课程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他们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企业兼职教师还可以分享行业内的思政案例,如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思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思政教师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机械原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同时,思政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具体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我校的机械原理课程中,教师团队采用了“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机械原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案例实施过程

1.校内专任教师的基础理论教学

专任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为学生讲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讲述过程中,专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原理在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2.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案例教学

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机械原理知识。例如,通过分析某企业机械设备的故障案例,学生不仅了解了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思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思政教师结合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机械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同时,思政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三)案例效果分析

通过“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对机械原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全面。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他们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点及实施效果

(一)创新点

教学团队的创新:通过整合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力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

教学方式的创新: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和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思政教育的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实施效果

提高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三师”协同教学和“三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教学模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促进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

、结论与展望

“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该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融入思政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该模式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学团队的协同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的创新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等。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学团队的协同机制,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广该模式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

[1]王伟,陈亮. “三师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23(4):65-68.

[2]李红,张明.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1):47-50.

[3]陈晓燕,刘芳. 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1,8(34):78-81.

[4]张晓明. 课程思政与机械原理教学融合研究[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22.

[5]李娜.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M]. 上海:科技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