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内容及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3

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内容及方法

徐娜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情况呈现出微妙的变化。本主要聚焦于新形式下,对外汉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及其选择方法首先,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文化不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汉语教学的灵魂。其次,过对现有教学实践的观察及对所收集资料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历史、美食、成语故事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式上,互动教学模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方式,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这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融入,内容,方法

引言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变革期。新的挑战和机遇并存,这使对外汉语教学的方式、内容以及方法选择都需要重新考量。其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研究内容。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音、文字,更是一个文化学习和传播的过程。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中国文化中的礼仪、历史、美食、成语故事等传统文化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学方法上,实践型和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以及实地参观等,都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选择何种教学方式,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具效果,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1.1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背景及其转变

新时期,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1]。而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授,导致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变得尤为重要。

1.2 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中国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学习者通过了解中国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与中国人进行交流,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问题。中国文化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媒介,通过教授中国文化,可以增进学习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3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的挑战与机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施教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新时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资源,如数字技术、互联网等,使施教者和学习者可以更便捷地传播和体验中国文化,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便利和创新空间。教学者需要克服挑战,利用机遇,合理选择有效传授中国文化。

2、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及其选择方法

2.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2]。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如拜访时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等,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历史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会涉及到的文化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中国的封建社会、革命时期的故事,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美食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3]。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如饮食习惯和烹饪技巧等,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外,成语故事也是重要的文化素材。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成语故事,如《孔融让梨》、一言九鼎等,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和理念,培养学习者的中文思维。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更新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除了传统文化,还包括现代文化、流行文化等。学习者可以通过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和文学作品,如电影、音乐、小说等,感受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学习者可以通过了解中国的流行趋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如流行音乐、时尚、网络文化等,增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认识

2.3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选择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更有吸引力的中国文化,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选择方法。第一,注重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在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学习者的背景和兴趣,选择与之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第二,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活跃性。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时尚性的中国文化内容,如中国的科技发展、互联网文化等,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第三,注重与学习者自身文化的对比和融合。通过比较学习者自己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加深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第四,结合教材编写者的经验和教学实践,选择具有代表性、趣味性、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中国文化内容。通过故事、影像、音乐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中国文化,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如实地访问、角色扮演、音乐鉴赏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内容选择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有着重要影响。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应多样化、活跃化,注重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培养学习者的中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6]

3、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互动性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4]。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实地参观等。

角色扮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互动性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商店售货员、饭店服务员或旅游导游等,学生可以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角色扮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中国文化[7]

小组讨论是另一种有效的互动性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特定的主题下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彼此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并且相互学习和启发。小组讨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机会。

实地参观也是一种更直观的互动性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景点,如博物馆、古迹、民俗村等。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中国文化氛围,感受中国的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3.2 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通过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更生动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且对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局限性更小

多媒体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5]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来展示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访问到大量的中文学习网站、教育平台和社交媒体,获取到不同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他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课程、参与讨论论坛、与中国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和交流渠道。

3.3 对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方法的探讨和建议

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非常必要。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第一,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功底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内涵,能够在教学中娓娓道来。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更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中国文化内容,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随着社会的发,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满足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

第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体验中国文化。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以及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促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面理解和深入传播

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培训,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更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对外汉语学习者,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结语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内容及方法,明确了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礼仪、历史、美食、成语故事等内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方法上,通过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以此吸引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选择何种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细节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员需求,进一步优化中国文化的融入方式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对外汉语教学,推进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

参考文献

[1]苗蕊.浅谈对外汉语中中国文化的教学[J].国际公关,2019,0(12).

[2]倪烁.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内容及策略[J].环球首映,2021,(10).

[3]陈思雯.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探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04).

[4]袁小军.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策略研究[J].海外文摘,2020,(10).

[5]郭蕊曹艳.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新路径探讨[J].女人坊,2021,(24).

[6]张松宁. 山西地域文化融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山西大学,2024.DOI:10.27284/d.cnki.gsxiu.2023.002300.

[7]毛雨佳. 诵读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浙江师范大学,2023.DOI:10.27464/d.cnki.gzsfu.2023.000214.

作者简介:徐娜(1986.9-),女,汉族,湖北十堰,讲师,研究生,大学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