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沈正定

浙江唯扬建设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其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所产生的问题和不足相对比较明显。因此,想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问题分析;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的施工内容,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很多不同种类的资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包隐藏的安全问题及时排除,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使施工的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使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能够被合理地降低。负责对工程进行管理的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有足够的重视,从施工的技术、施工的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等多个层面出发,制定科学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案,明确施工现场的管理目标。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方案时,应该制定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1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是工程质量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项目开始工作前,需要先制定质量控制体系,根据优秀的质管模式及实际情况建立全面覆盖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提高和改进,完善整套流程,以形成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方法为戴明提出的PDAC循环模型。首先,要让管理层的施工人员从项目的现实问题出发,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即PDAC循环计划阶段(P)。其次,是PDAC循环的执行阶段(D),即在施工时采用之前准备的方案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划分到不同的工程作业中,如顺序、职责、权限等,并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再次,检查(C)执行和计划是否一样。例如,定期或者不定期审查分支部门的工作和每个工作岗位的质控情况,并归整出管理目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最后,处理掉检查出的问题(A),将经验总结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用于日后的工作中。归整出不好的经验并修正,修正后再继续循环,从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可行。工程收尾检验时,要一丝不苟地检验设计方案,如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并按时间规定进行修整,以避免出现质量隐患。优化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成果,达成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2.2加强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

建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建筑材料管理做到进一步重视,首先要加强材料管理,使得引进的各类施工材料可以满足建设要求,减少材料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应带着强烈责任心与精细化管理意识,分析工程建设具体情况,结合施工需要来进行材料采购。其次,在采购之前,借助信息技术对材料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的价格,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采购方案。在材料入场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检查,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进入工程建设的建厂,使施工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让工程建设的过程免得更加可靠。最后就是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保证施工材料能够进行稳定的供应,确保工程左旭的材料有充足的货源,并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做好储存的工作,降低对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3提高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施工作业对于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呈现出不断增加之势,对此,需要从制度方面明确设备选用、使用以及管理等各相关事项。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会用到冲击钻、反铲挖掘机、载重汽车、塔吊、施工升降机、砂浆搅拌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设备,它们的选用从整体上需要做到对技术先进、经济适用选择的遵循。具体而言,施工单位需要对机械设备的规格及其技术性能进行考虑,包括适用性、可靠性、节能型、可维护性以及安全性等等。针对每一类机械设备,均要实现定机、定人与定责。具体而言,需要一机一档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在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应做到包使用、包保管与包保养。在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对分包制与绩效制加以运用,例如,向有良好信誉的建设一体化单位分包塔吊、施工升降机等,以此达到将风险降低的目的,而针对砂浆搅拌机等自有设备,可以实施绩效制,以达到将施工效率提升的目的。

2.4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作业行为规范,同时也避免建设具有盲目性。在此前提下,考虑到人员素质对各阶段施工质量带来的各种影响,应结合具体情况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熟夯实理论基础,了解现阶段最新的技术,实现先进理念彻底更新。施工人员还能够对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及要点内容做到全面了解,熟练运用先进施工工艺,有效地将施工人员的能力进行提升,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使施工现场能够进行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管理。

2.5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建筑企业在正式施工前,应制定一系列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后续施工对现场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土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具体优化策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分类收集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类施工废料。如果施工现场的条件不足以支持建筑企业及时运出施工废那么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废料的存放区域做洒水防尘处理并进行遮盖;如果施工废料中包含化学溶剂、油料等危险性物质,建筑企业需要将其单独存放在指定区域,并在合适位置放置警示标识,以便特定的、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也应及时交由相关回收单位进行处理。第二,建筑企业应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的扬尘管理。一方面,建筑企业应围绕土建施工现场做好封闭处理。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城区内部,其周边安装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如果施工现场位于普通路段,其周边安装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方式来运输土建施工现场的渣土或土方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裸露场地,施工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覆盖处理;对于进出口等重要路段,建筑企业应尽可能铺设混凝土,以减少扬尘的产生。第三,建筑企业应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尽可能避免其对土壤造成污染。通常,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产生大量含有砂浆或泥浆的废水,且此类废水必须经过沉淀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此外,对施工现场堆放化学溶剂、油料等危险废料的区域,做好地面防渗漏硬化处理,以免其对存放区域的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提高效率、确保质量、保障安全、环保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前期准备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需要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施工部门做好现场规划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以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庆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北方建筑,2023,8(05):83-86.

[2]王晓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3,(06):126-128.

[3]王利.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低碳世界,2023,13(0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