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饰照明系统发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汽车外饰照明系统发展浅析

袁娇 杨博 陈冠华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武汉433200)

【摘要】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其基本性能,对其智能化及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灯技术也随之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汽车灯具的分类及分布,对比了不同的车灯光源技术,点明了光源的发展方向,并预测了未来汽车外饰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车灯;光源;智能化;趋势

0 引言

车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体现了一辆车的颜值与风格。近年来其更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智能化的突破口[1],光源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从以前的百年才更新几代,到如今2-3年就更新一代,发展极为迅速。光源已从最初的白炽灯、卤素灯、氙气灯向LED灯、激光大灯等方向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仅需满足照明功能、驾驶安全需求到追求个性化、智能化、网联化需求转变[2,3],矩阵式大灯、OLED尾灯、全像素大灯等新技术也应运而生。

1 汽车灯具分类及分布

汽车外饰灯具根据用途可分为照明装置和信号装置两大类,常见的照明装置有:前照灯(远近光灯)、前雾灯、倒车灯、牌照灯等,常见的信号装置包括:转向灯、位置灯、制动灯、后雾灯、回复反射器、日间行车灯等。当然也可按法律法规是否强制要求安装进行分类。目前要求强制安装的灯有前照灯(远近光灯)、转向灯、制动灯、后回复反射器、后雾灯、位置灯、牌照灯、倒车灯、高位制动灯,他们在汽车上的分布如图1.1所示,其他灯具则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

      图1.1 整车强制安装的外饰灯具

2 车灯光源简介及发展预测

2.1 车灯光源简介

从表2.1中可以看出,卤素灯亮度低,仅可照亮车前方50m的距离,并且使用寿命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灯泡的更换需求,但由于其价格低廉,穿透能力强,在低档车中仍然普遍存在;氙气灯可照亮车前方300m的距离,但其是通过电压击穿惰性气体发光,需要电子镇流器的辅助才能击穿气体,反应时间长,成本较高,且在雨雾天的穿透能力差,因此目前使用仍然较少;LED发光原理是直接通过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出的光呈现白色,使用寿命长,且照射距离远;激光灯虽然可以照亮车前方600m的距离,照射距离最远,但由于目前发展技术不成熟,成本高,仅适用于远光灯,当前也仅在少数的几款高档车中使用,如宝马x7,劳斯莱斯库里南,奥迪A8。

表2.1 不同车灯光源的对比[4,5,6]

车灯类型

卤素(50m)

氙气(300m)

LED(300m)

激光(600m)

图示

优势

穿透力强,雾天使用,价格便宜,更换方便

亮度高,寿命较长,更换方便

颜色白色,寿命长,照射距离较远,实现更多造型

颜色白色,照射距离远

劣势

亮度低,寿命短,颜色偏黄

价格偏贵,加清洗机构,反应时间较长

散热性不好,容易形成雾气

价格很贵,只适用于高速远光功能

原理

在白炽灯内注入卤素气体,在高温下,升华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冷却后的钨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平衡,提升寿命

通过电子镇流器,在充满氙气等惰性气体的灯体内,提高电压,电击氙气,产生电弧发光

发光二极管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二极管

激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灯贯穿前大灯单元体内的荧光粉材料,转化成扩散的白光,

2.2 车灯光源行业发展预测

图2.1(a)、(b)是光源系统成本及份额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曲线,由图2.1(a)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LED技术不断成熟,LED车灯的成本优势逐渐凸显,在2017年其成本已低于氙气大灯,并且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其价格仍然会进一步下降;卤素大灯由于技术早已成熟,成本一直较低,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价格基本无太大波动;氙气灯由于需要高压击穿惰性气体才能发光,需要额外增加灯组部件,价格相对较高,随着时间的发展,价格下降幅度低。由图(b)可以看出卤素大灯由于价格优势,目前仍占有很大市场份额,在低端车型中仍然会继续存在;氙气大灯随着行业的发展,将渐渐退出市场;LED大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逐渐下降,将逐步取代卤素大灯的地位,其市场份额预计在2025年前后超过传统卤素光源。

   图2.1行业技术预测

(a)光源系统成本的预测; (b)光源系统份额预测

3 外饰照明系统发展趋势

为迎合汽车智能化、自动化及网联化的发展,外饰照明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将逐渐朝着解放驾驶员,实现车车交流、人车交互,个性化定制等方向发展。

3.1ADB功能改善驾乘体验

如图3.1所示,图 (a) 为防眩目远光照明模式,当驾驶视野中有其他道路使用者时(如跟车或会车时),ADB 系统会自动捕捉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位置,将相应位置的LED 调暗或者熄灭,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眩目,保证驾驶安全;图 (b) 为防眩目远光高速照明模式,当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车速超过100km/h且达到一段时间后,通过自动调节LED点亮的数目,对向车辆区域亮度将降低,确保高速行车时,远光不会对对向车辆造成眩目。图(c) 为全远光照明模式。在道路空旷且安全的情况下,开启全远光模式,提供最大光强,实现最远的照射距离,缓解驾驶疲劳。

图3.1 ADB远光光型模式

激光辅助灯— ADB环境下提升远光路面照度。蓝色激光从激光器射出,通过有荧光粉材料的通道,转为对人眼无害的白光,通过反射碗形成圆锥形光束射出车外,其原理如图3.2所示。激光大灯在布置上进行优化,以防碰撞引起激光外泄,一旦发现激光外泄,整套系统立即断电,避免照射到行人的眼睛,保证驾驶安全。

                3.2激光大灯原理图

3.2投影式大灯实现人车交互

智能网联 DLP 全像素式大灯,实现人与车之间的互动,目前主要如图3.1的几种形式。通过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对道路、车辆、行人、天气等进行感知,利用全像素技术,通过更细分的像素,实现在地面的图形投影,提醒驾驶路况的变化,如图3.3所示,让汽车驾驶更加智能,便捷。

图3.3 智能网联 DLP 全像素式大灯

PML(可编程智能大灯)通过应用数字微镜投影芯片、红外线夜视摄像头,并在独立的计算平台的支持下,实现超越传统灯光的照明与交互功能。 红外夜视摄像头,能更精准的识别车况及周边环境,从而缩短驾驶人员的反应时间,缓解驾驶疲劳;独立计算平台,可以更快速的判断路况,计算距离,输出影像,实现人车交互。

4 结论: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车灯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将向更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光源来看,目前常见的光源主要有卤素、氙气、LED和激光,并且未来LED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光源;车灯功能方面,也已从仅满足照明的功能需求和驾驶安全性开始向个性化、智能化、网联化需求等多维度方向发展。未来外饰照明系统将朝着解放驾驶员,实现车车交互,人车交互方向发展,为汽车早日实现智能驾驶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凌波. 汽车车灯结构及工艺优化设计[J]. 科技资讯, 2019, 17(2): 99-101.

[2]李祥兵,彭丽,王坦,赵晓茹,王春才.智能网联时代汽车照明系统的开发[J].汽车工程师,2020(12):28-31+48.

[3] 纪明君,陈新,李彪.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驾驶原理及应用[J]. 北京汽车,2019(5):111-113.

作者简介:袁娇,湖南大学材料工程硕士 就职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