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对策探讨

韩桃蕊   林艳

富顺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自贡市    643200

【摘要】目的将前瞻性护理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探讨其对关节脱位的预防效果。方法取一年(2023.01-2023.12)内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例数相同,即对照、研究两组,前后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从关节脱位发生率、术后各时间段Harris 评分两个方面综合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关节脱位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出院1周Harris 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后2周、4周Harris 评分更高(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支持,有助于减少关节脱位的发生,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

【关键字】前瞻性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多用于治疗骨关节炎、髋关节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严重髋关节疾病,通过手术操作可替换受损的髋关节部分,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并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因手术操作不当、肌肉无力、关节松弛或紧绷等多种因素导致,容易造成剧烈疼痛或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2]。因此,积极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非常关键。本文就针对前瞻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的价值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本院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研究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研究两组中男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20例,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8例、20例;对照、研究两组中患者年龄最大分别为76岁、79岁,患者年龄最小分别为31岁、35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3.78±5.46岁、54.24±5.5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者均已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引导患者开展功能康复锻炼,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等。

研究组实施前瞻性护理,护理详情如下:(1)护理评估:收集患者信息,包括髋关节受损程度、手术方式、术后关节状态、既往史等,评估潜在的可能导致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2)健康教育:术前、术后均开展健康教育,术前主要是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流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等,术后健康教育主要是告知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关节功能康复方式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了解,提升其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同时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3)体位管理:术后转运时需保持患者双下肢处于外展及中立位,术后2~3周需使用海绵垫对患者患肢进行固定,保持患者患肢屈曲15°,尽可能避免侧卧位,避免增加患肢压力。嘱咐患者不可做盘腿、跷二郎腿等不良动作,弯腰幅度需小于90°,转身时需全身转动,不可只转动腰部以上区域。(4)康复训练:术后1d只能进行简单的被动训练,与踝泵运动、臀肌与四头肌运动等,术后2-3d尽量保持半卧位或者卧位,坚持外展中立位。康复期间,需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以减少对髋关节的压力,为其提供力量支持。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展其他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包括蹲起、腿部伸展、单腿站立、闭目平衡、起步、踏步等,以提高关节稳定性,促进功能恢复。在功能锻炼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患者训练效果,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锻炼效果和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1)关节脱位发生率:记录两组术后关节脱位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2)术后各时间段Harris评分:评估两组出院1周、2周、4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并进行对比。Harris评分:主要评估疼痛、功能、畸形等多个方面,总分100分,90-100 分优秀,80-89 分良好,70-79分尚可,60-69 分一般,50-59 分较差,0-49 分非常差。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证,计数资料用(%)表示,x2验证,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关节脱位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1:

1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关节脱位发生率

对照组

40

10.00%(4/40)

研究组

40

2.50%(1/40)

χ2

-

4.800

P

-

0.028

2.2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Harris评分

两组出院1周Harris 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后2周、4周Harris 评分更高(

P<0.05),如表 2:

2两组术后各时间段Harris评分对

组别

例数

出院1周

出院2周

出院后4周

对照组

40

63.87±5.46

70.19±4.25

72.58±5.54

研究组

40

64.52±5.71

79.69±3.38

85.51±4.22

t

-

0.520

11.065

11.742

P

-

0.604

0.001

0.001

3讨论

严重的髋关节疾病会导致关节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行走能力和日常活动。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对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3]。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复杂,术后可能发生关节脱位,容易影响关节功能和稳定性,同时导致剧烈疼痛、肿胀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延缓患者康复进程[4]。关节脱位可发生于术后任意时间,但多见于术后早期阶段,因此术后早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关节脱位的发生非常重要。

前瞻性护理是指基于护理需求,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来预防或避免患者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次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关节脱位发生率更低,且出院后2周、4周Harris 评分更高(P<0.05),说明前瞻性护理在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风险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在前瞻性护理通过对患者个体差异、手术情况的综合评估,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健康宣教、体位管理、康复训练等措施,能够尽可能地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节脱位的发生[5-6]

综上所述,前瞻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供预测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关节脱位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凌卫红,罗银珍,王巧珍,等. 基于循证理念的"三防三位"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86-88.

[2]刘玲.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6):96-97.

[3]刘宁.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2022,35(4):190-192.

[4]钟晶.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及关节脱位的预防效果[J]. 医学信息,2023,36(22):167-170.

[5]杨雨. 预防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4):77,79.

[6]胡宁宁. 预防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的效果[J]. 中外医药研究,2023,2(3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