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机械学科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中职院校机械学科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张俊宾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摘要:作为当前中职院校中一个较为复杂的专业,机械学科教学的目标是以学生后续的就业与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机械知识的热情,通过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就业与发展。因此,要重视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并注意挖掘新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立足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完成创新和改革机械教学,为学生后续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应主动适应转变,充分认识到中职学校目前在机械学科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对于现代化技能人才提出的需求,全面发现和激发学生兴趣所在,改变过去采用的传统且刻板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深入融合,全面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的特征与意义

培养机械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是我国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实践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和加工相关的机械。机械专业的特征决定了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在科学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多数企业除了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视其是否具备精湛的技能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和老师都需要持续改革实践教学,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后续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大竞争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专业实践的教学特征较为明显。机械专业要求学生兼具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实践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和加工相关的机械。只有兼具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学生才能胜任这类工作。

2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现状

2.1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现阶段,很多地区的中职学校都存在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无法看到学校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因此企业提供实训平台的意愿相对较低,导致校企合作教学的深度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二是部分中职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政府能够给予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资源有限。某些院校虽然获取了一定的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但是由于日常与企业联系较少,不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将资源用于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愿并不高,更多的则用于校内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学生实训环境较差,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优化。

2.2教师人才队伍素质偏低

(1)部分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滞后性,并没有结合当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需求来主动更新和提升自身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一些落后的知识内容已经与企业机械专业人才需求脱钩,不利于机械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2)部分中职学校对机械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关注度不足,虽然能够定期组织机械专业教师进行相关政策、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学习,但是缺乏针对性。而且培训的间隔时间也过长,不利于针对教师知识储备短板进行重点提升。(3)部分中职学校还存在高素质教师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不仅人才引进门槛设定与学校机械专业教师综合素质需求不符,还存在薪资待遇和晋升途径规划不完善、考察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这样无法吸引一些实务能力强、理论知识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提升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水平。

3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

3.1优化教学内容

(1)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实用性和必需性为原则,将知识点的应用作为内容设计的主线,适当省略原理阐释、理论推导等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和真实案例,通过应用将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并通过实操演练、任务完成等方式实现教、学、做的深度结合。(2)教材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根据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应将行业标准、技能标准作为教学指标之一,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3)教学内容要坚持育人原则,机械行业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可以概括为工匠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应选取机械行业的相关案例、事迹,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心。

3.2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学生要彻底掌握实操能力,不仅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类实践操作,还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因此,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更多实操机会。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直接面向就业的,因此实习是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机会。中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企业实习机制,让学生真正地将所需知识运用到工作之中,增强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部分中职院校受自身资源的限制,校内实训基地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资源置换,借助企业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

3.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适应专业授课

需要在中职院校机械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机械加工专业教师需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授课方式和方法,并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实践,亲身下车间体验工作流程,进而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教师到企业中实际学习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实训知识,获悉学生身处的行业环境和工作要求。这能够提高教师的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水平,促使他们创新教学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关注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动向,主动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工艺操作技术,不断适应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加强专业交流,发挥团队力量,共同创新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结束语

中职院校在开展机械教学时,应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应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和技术应用力度,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绍峰.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8(7):468.

[2]陈建军.电气控制课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2):121.

[3]王宏,邢军,邹斌.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94.

[4]吴曙东.机械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114.

[5]翟国栋.李明阳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