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王琳琳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省 淮北市 235000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同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因此需要更加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情况。本文主要对沧州市15所中学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沧州市中学生体健康的现状以及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对策

1 前言

青少年孩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儿童健康关乎祖国发展未来然而,一些因素不利于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包括体育教学内容、阳光体育计划、学生身体素质标准、学校队伍构建以及运动设施的完善程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些限制因素对中学生的健康造成了一些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对沧州市中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有效措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沧州市15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沧州市14中、4中、5中、13中、1泊头镇实验中学、1中、8东光市1献县1中、5河间市实验中学、3中、1沧县1中。分别从每所中学随机选取30位即将毕业生其中男生、女生各15共计554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览区以及资料中心等处关于中学生保持健康的图书与信息,全面掌握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议题奠定坚实的初步研究基础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

2.2.2访谈法

在开展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利用手机以及面对面对该校的领导、体育教师以及学校开展的采访以熟悉和了解更多的现状。

2.2.3数理统计法

把所获取的信息、数据加以计算再对数据加以对比、收集、数据分析然后得出结论。依据沧州市学校的体育专项督查评分表分为七项一级指标,采取其主要涉及的五个等级指标运动课程、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生的身体安全指标、团队建设、运动场馆设施再针对各等级指标分二级指标进行分类和评价。

3 沧州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3.1 学生身体心肺功能素质分析

3-1沧州市中学男子一千米跑、女子八百米跑指标频数统计表(n=540)

性别

指标

不及格(%

及格(%

优秀(%

1000米跑

31.1%

26798.9%

11944.1%

800米跑

2710%

24390%

13148.5%

1000800m赛跑既能考核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的体能与迅捷度是否达标,亦能显示其心血管功能的健康状态是否优良,属于综合素养的测验内容。通过表3-1可知,男孩在1000m跑、女孩在800m跑项目中的成绩良好,合格率分别超过98.9%90%,表明了沧州市中学生的心肺机能情况良好。但是,根据上表计算仍然出现了部分不及格的成绩。这种状况,必须在保证总体水平的条件下增加优秀率,使他们身心都有所成长,安全地生存,愉快地完成学业,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

3.2 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分析

3-2沧州市高中学生坐体的前屈指标频数统计表(n=540)

指标

不及格(%

及格(%

优秀(%

坐体前屈

478.7%

49391.3%

19736.9%

坐体前屈主要是通过测定人在静止情况下的肘关节、腰、髋小节和滑膜小节等所具有的运动范围,并主要表现这个部分的小节、韧带和肌腱的伸张力与强度及其身体灵活性质量良好的程度。3-2来看测试及格的学生占91.3%,说沧州地区中学生群体的身体柔软度处于较佳状态。但是,获得优秀成绩学生仅占36.9%这也说明学生体质开发的效果不佳。纵然学生的柔韧性受限于遗传因素及个人日常习惯等自然条件,但通过适当的锻炼和训练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其柔韧性表现。因此关注中学生体质的开发,也是未来青少年的社会成长的关键措施。

4 引起沧州市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4.1 引起沧州市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造成沧州市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学校课业负担太重导致体育锻炼的有限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已经进行过多次的变革与发展,但受到中考与高考的影响,目前中国全国中学生都承担着大部分的学习压力,而给他们进行运动的时间相对较少。诸多科研成果均显示,为维护健康的生理状态,学生每天至少需要进行1小时的体力活动。但调查发现,虽然在沧州地区,大约45.35%的高中学生日常锻炼超过了1小时,其余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日常运动量却远远不足,未能达到维持基础健康所需的最低运动标准。运动不足无疑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滑,这也正是目前许多初中生体能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4.1.2体育科目设计与方法应用不当

体育课是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锻炼身体的主要课程,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个中学为了所谓的升学率,对体育课的安排基本是以简单为主。例如,中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大多数是课外活动,而对于运动科学的相关知识却很少涉及,甚至一堂课程也只是简单教授一些肢体活动并没有系统地对各项运动进行训练,导致学生难以形成长期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这种教育模式严格限制了我国中等教育体育的长久与健全发展,并削弱了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结果是体育课程原本的学术性逐步被忽视,学生亦很难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4.2建议

4.2.1建立全面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把体育成绩划分到中考总成绩内,这项调整也让学生提高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过高考中目前还没有涉及体育成绩,尤其是学业的繁重,更是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锻炼,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升学成绩中,不应单一评价学生的理论学科表现,体育项目的表现成绩也应包括在内,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方位落实,提升学子们的健康素质水平。

4.2.2体育课程的组合和实施应多元化

目前多数中学对体育课的安排基本是每星期12节课,再加上不当和无趣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的体育教育,应优先增强学科趣味性,比如在课堂中融合更多的娱乐比赛和互动游戏,营造一种边玩边学习的氛围,用以增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与参与度。此外,根据每个学生不同身体状态,提供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由于每位学生的运动能力各异,若全部采用相同的锻炼方式,可能会使得部分学生难以满足规定的标准,这可能引发他们的焦虑和逃避,并且也可能削弱他们参与运动的热忱。因此一定要注重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别,进行不同项目的训练。

5结论

毫无疑问,青少年的健康与体魄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福祉及国家的实力。家庭、教育机构和整个社会需共同重视并积极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配备必要的运动设施和服务,并激励青少年主动参加户外锻炼。在个人层面,学生应该培养积极运动的意识,而家长应该强化生活习惯的监督,教育者则需优化教学方法。国家的青少年体质不仅要靠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更需青少年本身的自觉提升以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樊君丽.不同运动项目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2:27.

[2]关北光.社会转型中羌族中学生体质演进特点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8):239-244.

[3]朱大清,尹舒婷.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24-27.

[4]刘晓明.关于农村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4):54-55.

[5]杨永康.体育中考背景下现阶段中学生体质健康分析与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