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词退隐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浅析网络词退隐现象

洪夏燕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为满足语言表达和网络交际的需要,网络词应运而生,网络词不断更新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网络词退隐现象。网络词退隐主要受违规淘汰和末位淘汰机制作用,退隐现象对保持网络词语总量平衡起着促进作用,研究网络词退隐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词;语言认知心理;退隐机制

引言

近年来,在网络世界的背景下,语言中已有的词汇不再满足表达的需要,网络词应运而生。网络词不断更新发展,网络词不合乎语法规范等原因也导致了部分网络词语的退隐。网络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网络交际中人们所经常使用的语言,对网络语词语退隐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在语言发展及规范方面得到一定启发。

一、网络词的概念及网络词的分类

网络语中的词汇即网络词。从其来源来说,网络词是在网络中创制,这是衡量是否为“网络词”的重要标准,但也存在旧词赋新义的情况;从其使用频率来说,有高有低,频率高的发展为“网络热词”,频率低的则只作为临时性的用法使用且大概率会逐步退隐。网络词的产生是人们对客体认知范围扩展和认知程度深化在词汇中的表现,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哪一项研究能够准确统计出网络词的数量,但根据所出现的网络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音译类

音译是使用汉语音节转写外来词的造字方法。在网络交际的背景下,一些新概念的传播一般首先是以音译词出现。如:“博客”(一款网络应用)是“blog”的音译、“粉丝”是“fans”的音译等。

(二)谐音类

通过修辞方法的使用,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来表达情感,由此而产生新的词,称为谐音词。亚历山大(压力山大)、耗子尾汁(好自为之)、1314(一生一世)等。

(三)缩略类

词语的缩略是词汇系统从较长的原词语中抽取代表成分组造成一个简短的语言单位,用以替代原词语表义的一种自我调节活动,网络词中存在相当数量由此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如:躺枪(躺着也中枪)、细思极恐(仔细想想非常恐怖)、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等。

二、网络词退隐现象及其退隐机制

部分网络词则因不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而逐渐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不再被使用,也就是网络词退隐现象。通过对语料的搜集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本文认为网络语的退隐机制可分为违规淘汰机制和末位淘汰机制。

  (一)违规淘汰机制。任何在前进道路中发展的事物都受到或多或少的规约,都遵守着一定的规则,规则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设施”。语言有自成体系的语言规范系统,任何语言都得符合语言规范系统,网络语也不例外。违背语言规范的网络语即使被创造出来,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步退隐,也被称为违规淘汰。例如:“蓝瘦香菇”,因谐音影响而被创造出来,其正确写法应是“难受想哭”。“蓝瘦香菇”不符合词语组合规则,即使具有一定的诙谐性,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末位淘汰机制。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自然选择那些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保存和繁荣。网络语的隐退现象同样受“优胜劣汰”理论的影响,网络语具有社会性,社会个体在使用网络语时趋向使用简单明了,能够形象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这些常被选择的网络语就会脱颖而出,成为胜者,地位逐渐稳固,而不被选择使用的网络语则会被淘汰,逐渐退隐,即末位淘汰。新的网络语不断被产生,必然会出现一种语义能够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表现,这几种表达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优胜劣汰,有的网络语地位越来越稳固,朝着规范汉语的道路发展,而有的网络语,劣者淘汰,逐步退隐。例如:“我去,我了个去,我里个东东”等都表示惊讶语气,用于没预料到的状况。“我去,我了个去,我里个东东”这几种表达形式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由于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字数较少的“我去”更常被选择使用,随着时间推移,另两种表达形式可能会逐渐退隐。语言是动态发展的,或者之后会出现一种更新更经济的表达形式,来对他们进行取代。

三、网络词退隐原因

(一)外部原因:

社会前进发展: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更新速度快,是造成网络词语不断更新的重要因素。网络词产生于网络,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进行传播,网络更新速度快,相应地网络语更新速度也快。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都包含中文网络用字用语调查,对该年度网络语言作出一定的概括和评价,由此也可证明网络词正在不断更新,源源不断的网络新词语被产生,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语则逐渐会被淘汰。例如:保八(2009),指保持GDP8%的增长率。随着社会发展,GDP8%的增长率不再是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保八”难以满足实际表达的需求,逐步退隐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内部原因:语法不规范。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专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笼统来说,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6

]任何事情都需处于一定的规范条件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为满足交际需要而产生,语言使用也应符合规范。网络词是在网络世界中使用的词语,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形式,网络词的使用也应遵循语言的语法规范。存在部分网络新词语不符合语法规范,而这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网络词则难以长久流传。例如:喜大普奔,“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略形式等。这类网络新词语表意晦涩,意思表达不明确,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并且不符合语法规范,只能在一时被使用,随着时间流逝会逐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014年,由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而生造出来的词语。

四、网络词退隐的影响

网络语数量总量平衡目前网络词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新的网络词不断被创造出来,网络词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目前还没有哪一项研究能够准确统计出网络词的数量。网络词的退隐现象,部分网络词的逐步消亡,使整个网络词的总量相对平衡,不再是一种泛滥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语言的生态平衡。

五、结语

  语言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语言中的词语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网络词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的变化必然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看到网络词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词退隐现象也应被重视,明确网络词语退隐受社会发展、其创制群体年轻化、语法不规范、语用色彩不适、追新求异和避俗向雅的语言认知心理等原因影响,违规淘汰和末位淘汰机制推动其退隐。网络词语退隐现象对保持网络词总量平衡、网络词规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待网络词语我们应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能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也不能武断禁止,而应该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进网络词语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龙凯力.汉语网络语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3]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汤朝菊.网络语言的模因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5]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

[6]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洪夏燕(1999—),女,安徽黄山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文字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