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早期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王妍罗丹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以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目标,探析早期护理对于并发症发生率构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经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措施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入组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将抽检的92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6)、观察组(n=46)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早期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CCQQ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4.36%、19.57%,观察组略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执行相应的护理方案后,CCQQ评分各指标测定数值显示为观察组偏高(P<0.05)。结论:予以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早期护理;脑梗塞;应用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脑梗塞属于典型的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疾病特点表现为病程长、发病急剧以及致残率高,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经相应治疗以后虽然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大多患者存在偏瘫、肢体麻木以及失语等后遗症,为促进生活质量恢复还需加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效果不佳,具有一定应用局限性,而早期护理利用现代康复服务理念,以加快康复速度为护理核心,在调整语言以及肢体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1]。为此,本文选取若干脑梗塞患者,分析评估早期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实施效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范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采取MRI、头颅CT等诊断措施被确诊为脑梗塞,抽检入组患者共计9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分析其基本信息。对照组纳入患者性别构成为男性31例,剩余15例为女性;年龄选取区间自43-72岁,平均数值为(58.64±3.05)岁;患病时间短则1年,长则8年,求取平均数值为(4.56±1.05)年。观察组纳选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患者共计16例,年龄最小、最大数值分别为47、69岁,计算平均数值为(57.95±3.28)岁;患病时间短则2年,长则8年,求取平均数值为(4.62±1.14)年。对上述基本信息展开差异性评估,对比结果均为(P>0.05),证实本次研究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落实早期护理:(1)健康指导: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择恰当时间落实针对性健康宣传教育,强调康复治疗重要性,应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讲解脑梗塞健康知识,包含进程预防、治疗措施、恢复期并发症类型与处理方案,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患者疾病认知。(2)肢体康复:在患者早期恢复阶段,鼓励其积极参与到肢体功能锻炼中,指导患者采取良肢位摆放,定时更换体位,按摩全身皮肤。在患者调整为平卧位时展开基础关节运动,包含关节外展、屈伸以及内旋,逐步增强训练强度,依照恢复情况过渡为下床站立以及行走,指导患者采取自我能力训练,例如进食、上下床以及洗漱等,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针灸:选取曲池、足三里、环跳、合谷等穴位针刺处理,每日1次。(4)推拿:应用弹拨、按揉、捻等手法对手、足以及三阳经腧穴推拿按摩,每日1次,以免发生肌肉萎缩。(5)膳食管理:对患者日常饮食合理控制,表现为肝阳上亢者食用清淡食物,例如绿豆、青菜,告知其严禁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羊肉、大蒜。风痰瘀阻者建议其进食低油、低脂食物,例如山楂银耳汤。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梗死、感染、肾功能不全、关节挛缩等症状,计算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以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评分)为评估工具,分析患者医疗情况、病情、社会心理功能、工作情况、一般生活功能以及体力,数值越高表示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值经SPSS 24.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差异性评估选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呈现,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数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测定结果分别为4.36%、19.57%,较低者为观察组,组间差异性评估结果可见P<0.05,如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心肌梗死

感染

肾功能不全

关节挛缩

发生率

观察组

46

1

0

1

0

2(4.35)

对照组

46

3

2

2

2

9(19.57)

X2

--

--

--

--

--

5.059

P

--

--

--

--

--

0.024

2.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各评分测定数值显示为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评估(,分)

组别

例数

医疗情况

病情

社会心理功能

工作情况

一般生活功能

体力

观察组

46

5.21±1.22

15.24±3.06

19.21±4.11

6.24±2.10

9.38±2.56

14.25±3.71

对照组

46

3.72±1.12

12.13±3.54

16.05±3.36

4.48±1.24

7.36±1.34

12.65±3.52

t

--

6.102

4.508

4.037

4.895

4.741

2.12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37

3 讨论

脑梗塞,又将其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因脑部血供处于中断状态进而诱发局部脑组织坏死,具有较高的致残以及致死风险性,大多患者即便治疗成功也依然存在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对日常生活质量构成负性影响,为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及早予以护理支持尤为重要[2]

本次研究所得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较低,生活质量各评分较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主要是因,常规护理服务内容较为常规,在具体执行期间受限,不仅难以满足其临床需求,还会因护理流程不完善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而早期护理的关键内容在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恢复状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健康宣传教育指导患者充分掌握疾病有关知识,对于负性情绪针对性调节,采取支持、鼓励等方式可提高治疗自信心。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协助患者实现患侧大脑半球代偿以及功能重建,促进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及早恢复,应用良肢位摆放等措施抑制异常运动,应用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可提高整体生活质量[3]

综上,予以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值得采纳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安妮.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06):81-82.

[2]郑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依从性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5):589-590.

[3]张和英,商艳萍.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1,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