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浅谈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张蓉

单位:江苏省江阴中专高新区校区

摘要: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的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目标,将课堂作为联结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平台,让学生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能够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了有效实施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改革教学内容,二度开发教材,实施生活化项目教学,同时注意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地方校本教材;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开展生活化体验教学,融合生活案例教学;打造德育微信公众平台,筹建多元德育社团组织;实施多维度的生活化教育评价。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

一、引言

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育教学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随着我省单考单招日益升温及选择性课改持续推进,德育课程及德育课逐渐被边缘化,许多中职学校连最基本的课时量都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单向的静态知识填灌,教学空间狭隘,教学手段陈旧,“嘴+粉笔+PPT”的注入式教学依然是当前中职德育课最“靓丽的风景”。这样的课堂教学,学习与生活脱节,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修塑,轻视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压抑,学生感悟不到心智的成长,感悟不到知识探究的乐趣,体会不到德育对生活的浸润,课堂抬头率低,严重阻碍了《德育》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德艺双馨”的优秀员工。这些都对当前中职《德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校德育教研组积极开展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改革,将中职德育课程学习内容整合为系列“生活化模块项目”,同时尝试生活体验、实践调查、现场模拟等教学模式,采用生活化多维度评价方式,学生就业企业满意度从2021年的37.5%提升到2022年的49.3%,岗位适应期也明显缩短。因此,在新形势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开展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职德育生活化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

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更要育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一定要实施德育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亲力亲为,从实践中思考分析,从生活中悟得道理,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学以致用。

从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城市薄弱初中学校,这些初中学校由于“初升高”的压力及各方面原因,这类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个性自由散漫,整天无所事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差。而且他们当中不少是农村留守少年或者父母离异,极度缺失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学生是“双差生”,而不是“理论学习欠缺,动手能力较强”的所谓理想的中职生。中职学校担负了教育培养他们的重任,其中德育课则是实施教育的重要环节,上好德育课是德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德育课程开设来看,若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说教、灌输过多,课堂脱离现实生活,枯燥乏味,学生不仅不能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甚至整堂课都在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根本无法收到教学实效的。久而久之,德育课不但会失去其教学特点,而且也会失去其应有的活力。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中职学生只要学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找个工作就行了,因而比较重视专业课,非常轻视德育课,认为德育课就是讲空洞的大道理。一切为专业让路。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去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生活工作的热爱。

三、中职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一)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关注学生的生活

由于最近几年中职学生恶性伤害频繁,打架斗殴不断,因此,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加入大纲,同时为了预防学生违法,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也纳入课堂讲授内容。对于《哲学与人生》,弱化概念、原理等理论性的知识,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时,分别是经济模块、政治模块和社会模块。在经济模块中大量删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关于企业定义、成本等概念的介绍,保留利润、设立企业的条件、程序等实用的知识。另外增加了如何计算企业利润方面的知识,为毕业后部分学生创业奠定基础。在“个人收人和理财”中,大量删减税收、银行和保险等概念的介绍,增加了如何理财、信用卡的申办和使用等实际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开支,改变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总之,教学大纲要求德育教学内容联系中职学生的所见所闻,从而认真思考,学以致用。

(二)精准对接生活,实施案例教学

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行为规范”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日后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更应重视实践性教学。德育课教师参与学生科对学生行为规范条例的制定和检查,对学生的出操、课堂纪律、教室寝室卫生以及文明礼貌、言谈举止等方面提出要求,指导学生会干部检查各班级一日行为规范。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规范条例自查自纠。在严格的管理和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从不自觉变成了自觉。

(三)建设直观丰富的德育网络资源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功能不断完善,迅速、快捷、方便的互联网,能使教师迅速获知调整内容,能减少因信息滞后而贻误教学的遗憾。同时,德育网络资源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资源丰富的特点,迎合中职学生求新、求活的心理,能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多角度拨动学生心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德育教学具有开发的生活气息。

(四)多维生活化教学评价保障生活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和调控,具有导向、激励、促趣之功能,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领悟、内化。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学成效提供依据,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中职德育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否构建起一套与该教学模式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则是成败的关键。基于此,近年我校德育教研组群策群力,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初步构建了一整套具有我校特色的中职德育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受到了学校师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按照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的观点,教学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让学生觉得学了德育知识有用,有价值,有意义。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将德育课教学与日常课堂生活、现实学生生活、可能学生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与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为学生建构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这一做法改变了过去德育课就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课”的现象,生活化的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事例感动着他们的心灵,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情境唤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疑难问题激起了他们思维的碰撞……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了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了他们的道德智慧,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动了情弦,激活了思维,学会了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多个途径的教学改革体现了课前准备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课后延伸的生活化,在生活化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德育课程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真正发挥德育课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伯顺.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22(24):102.

[2]许立群.教学生活化理念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21(12):28-30.

[3]王芳.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初探[J].文学教育,2021(03):140.

[4]林金辉.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生活化路径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67-69.

[5]徐冬萍.打造有“生活”的中职德育课教学一一基于一堂市级优质课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22(09):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