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滦州段景观绿化设计方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滦河滦州段景观绿化设计方案探讨

高宏芳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300221 

摘 要:以滦河滦州段河道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新形势下河道景观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河道绿化设计的新思路,介绍项目概况、设计理念、设计内容以及板块分区设计和各节点设计。通过梳理滦河滦州段河道板块分区设计和各节点设计为后续相关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道绿化、景观方案

引言:城市河道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源泉,是城市景观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是城市的绿色廊道,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公共滨水绿地空间。运用生态学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段让河道景观设计满足河道防洪要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经环境效益是景观设计者值得探讨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项目概况

滦河滦州市段为界河,从上游至下游左岸依次与迁安市、卢龙县、昌黎县和滦南县接壤。滦河滦州市段河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起始点位于滦州迁安界,即迷谷村西北,终点为滦州滦南界的史庄村,河道综合治理长度约41km,其中京山铁路桥以上山区段长约26km,京山铁路桥以下段长约15km。

滦州市地处河北省北部,滦河西岸,东与卢龙、昌黎隔滦河相望,南和滦南县相接,西邻丰润、古冶区,北靠迁安、迁西二市(县)。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古称滦州,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地区开放县。滦州市东西长50.9km,南北43.8km,土地面积1028km2,滦州市辖10个镇、2个办事处、50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总面积1027km2,人口56.73万人。

二、设计理念

滦河景观绿化设计秉持着“与河共生、古貌新容、流动文脉”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与洪水为友的自然过程,与环境互利的生物过程,与城市共生、共荣的人文过程。利用水工程技术手段,营造一片宁静的河流景观,构建山水交融的生态格局,北部主要是郊野活动空间,母亲河广场及下游为滨水活动空间。根据功能差异化需求将古城旅游+休闲+居住+商业组团散布在规划区内,形成分散组团式的布局模式。

三、设计内容

滦河滦州段景观绿化设计主要包括沿河带状绿化以及局部节点绿化。景观绿化分为三个区:滦水公园板块景观区、文旅板块景观区、水利风景区提升板块景观区。

滦水公园板块景观区:范围为桩号23+460(小横河支流左岸30米)至桩号24+000,是以旅游休闲为特色的休闲娱乐板块,占地面积约19.6万㎡;

文旅板块景观区:范围为桩号24+380到桩号25+500(205国道桥),是以文化元素为主要特色的文旅板块;占地面积约11.3万㎡。

水利风景区提升板块景观区:范围为桩号26+540(母亲河广场)到桩号29+890(夏庄子水闸),占地面积为32.7万㎡。

四、板块设计

1、滦水公园板块设计

本分区范围为桩号23+460(小横河支流左岸30米)至桩号24+000占地面积约19.6万㎡。包括本分区的全域以及节点绿化设计和支流即小横河的生态治理。

休闲游乐,是本分区特色,本板块以滦州特有的滦州大鼓、滦州剪纸等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广场、小品、绿化等设计相结合打造独特的主题公园景观,同时本板块西侧毗邻国际赛道场项目,因此完善了道路系统,使之与国际赛道场完美衔接,使两大地块的可达性、融合性大大提升。在基础绿化的基础上配合植入旅游产品,将本分区打造成充满活力、多样化、全年龄段的旅游景区。

分区内设置慢行路、亲水路及往返游船码头,供游人多角度体验游河乐趣,设置休闲广场及多功能广场,满足不同年龄段游人对活动场地的不同需求,设置亲水平台及亲水木栈道,可近距离观赏水景;利用多种草花植物组合形成大面积花海景观,可休憩、观赏、摄影、

住宿,丰富了游玩模式。多种节点设置互相衔接融合,将分区打造成一个集戏水、游乐、休憩、度假、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空间。

E:\工作\2021\9.13滦河\11.23可研\报告插图\0002.png0002
滦水公园板块平面图

(1)“鼓韵广场”节点绿化设计

鼓韵广场占地面积约为1618㎡,节点设计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评剧,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广场采用不同颜色铺装拼接使整体外轮廓形似圆形大鼓,广场内设展示滦州大鼓文化的展廊,创意小品等。

(2)“剪纸长廊”节点绿化设计

滦州剪纸于2011年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北方剪纸的重要流派之一,在中国剪纸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剪纸长廊节点设计采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剪纸图案,制成剪纸雕塑,如生产劳动、五谷丰登、历史故事、时政宣传,以及滦州皮影等,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为810㎡。

2、文旅板块景观设计

工程范围桩号24+380~桩号26+540(205国道桥),东西有京山铁路桥、G205国道桥横跨,分区面积约11.3万㎡。

滦河,历经世纪沧桑,涵盖了京山铁路发展史、民族屈辱与抗争史、新中国建设发展史、工人阶级艰苦创业史、改革与转型发展历程等全部内容,称得上是一座浓缩人类文明的记忆殿堂,是一个讲述中国人民、城市、铁路等发展历史的大讲堂,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读本,为建设发展古城滦州积淀了厚重文化底蕴。文旅板块以滦州特有的文化元素,打造传承爱国主义和詹天佑精神的思想营地,打造青少年接受科普、人文、历史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找寻城市记忆的一方精神家园,塑造滦州市精美历史的文化名片,主要景观节点包括:碉堡广场、时光铁轨、碧野芳踪。

E:\工作\2021\9.13滦河\11.23可研\报告插图\0005.png0005

(1)“时光铁轨”节点绿化设计

时光铁轨节点位于京山铁路桥和205国道桥之间,面积约9100㎡,节点设计主旨为“探秘母亲滦河,追忆铁路文韵,徜徉黑色长河悠悠历史,解读滦州城市文化基因。”时光铁轨设计主要为以京山铁路桥建造历史、詹天佑生平事迹、重要铁路历史等为中心,以时光为轴线,通过文化墙、壁画等,形成时光铁轨文化展示广场。

广场在现状边坡地形上进行种植池建设和斜面文化展示墙,通过台阶连接上层园路和下层广场。

(2)“轨迹记忆广场”节点绿化设计

轨迹记忆广场设计结合周边活动场地,休闲廊架,紧邻广场的绿地上布置铁路轨道相关元素,如轨道元素,车轮元素等。通过静态元素的展示,无声地诉说着一段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3、水利风景区提升板块景观设计

水利风景区提升板块工程范围为桩号26+540(母亲河广场)到桩号29+890(夏庄子水闸),占地面积为32.7万㎡。

本次提升采用最小干预策略及景观针灸的设计手法进行整体设计,将整个场地看作为人体一部分,道路作为人体经络。设计对场地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场地关键点(穴位),并在关键点设置景观(施以针灸)对场地进行“改造”与“提升”。设计从“治人”与“治景”两方面着手,由人的五感出发调动其感官机能,在满足人感官需求同时,对场地进行治理,使“治人”与“治景”并进,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

水利风景区提升设计主要从铺装、绿化、亮化、设施、交通、辨识度、停车场这七个方面进行提升。主要设置了三个节点,分别为运动广场、白鹭翠屏、滦河花谷。

五、结语: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生态保护的自然屏障,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时要结合河道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人文需求等特征提出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兼顾生态、景观、经济、环境效益,构建城市绿色廊道,提升城市形象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建斌.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刘其林.分析园林绿化的设计要点[J].江西建材,2015,04: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