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的要点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的要点及应用分析

杨志平

广州诚安路桥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511400

要:智能监控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无人机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但在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无人机的发展。当前,国内的桥梁工程越来越多,各种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其测试结果与测试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改变与提高。

关键词: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

桥梁作为交通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担负着联系干线、承载车辆荷载和保证交通安全的重任。但在施工及运营中,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因素的作用,导致了桥梁结构的损伤、变形、锈蚀和老化。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理,就有可能危及桥梁的安全与可靠度,严重时还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所以,对桥梁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由于无人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图像进行桥梁识别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与传统探测手段相比,无人机成像技术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变形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传统桥梁检测手段的现状及弊端

对于梁体、桥墩、桥塔、索杆等构件的检测,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有较大的缺陷。(1)传统的桥梁检测需要其它的辅助手段才能到达检验现场,花费很大;(2)对桥梁高墩、高截面梁体和索塔等危险部位的探测,需要搭建脚手架,协同工作,有一定的安全风险;(3)对不易接触到的部分,如索杆、锚头等,采用手工方法不能精确测量;(4)在对大桥进行例行检验时,也需要对其实施交通控制,使其不能正常通行。

2新型无人机检测技术的主要优势

与常规 UAV相比,利用无人机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重量更轻。据相关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这种新型无人驾驶飞机的起飞质量不超过20公斤,并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第二,它的移动能力很强。已有研究表明,可装载4公斤以上的无人机,且具备较强的机动性。第三,它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这种新型的无人机,升降变得更加容易,升降也变得更加灵活。该机型可由主机驱动,手移,滑跑,弹射等多种方式进行升降,可实现消降、伞降、网降等多种着陆方式,适应多种地形条件。第四,它具有很强的保密性。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极端、复杂的环境,即使是化工危害区,生物危害区,安全性更高。第五,造价低廉单位价格便宜。一般一款新机型的价格都在一万元到十万元之间,几乎每一款的价格都在十万元以下,一些新式的更是连一万元都不到。在市场上,除了飞机上的摄像头外,市场上的无人机的辅助设备的价格都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第六,测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复杂的检测环境下,无人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取适合的检测方式,并且能够对检测人员无法接触检测的部分进行快速探测,从而大幅提升检测效率。第七,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无人机搭载先进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设备,通过融合影像镶嵌、病害辨识等手段,获得高精度的病害信息。第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桥梁检查中,特别是对于桥塔及拉索等部分,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采用无人值守方式,无需到现场作业,仅通过地面平台就能实现作业,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3无人机桥梁检测关键技术

3.1异形检测无人机技术

异形探测无人机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飞行器,能够有效地探测到大桥外侧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将两个固定臂固定在无人机前端,然后将滑轮和舵机放置在固定臂上,然后将摄像机装置安装在两个固定臂之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无人机摄影无法覆盖垂直面的问题。采用八轴传动方式,可使无人机在大风天气下能很好地调节飞行方向。在外轮廓探测无人飞行器旋翼顶部罩上一层防护网,可以让它贴着桥梁拍摄。

3.2多旋翼无人机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是最常用的新机型,而在当前桥梁检测中,四旋翼无人机被广泛采用。这类无人机的马达一般都是用电来直接驱动的,并且可以通过向电调发送 PWM信号的方式对马达速度进行控制,随着发射信号的高电平宽度的增大,马达的速度也会随之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第 i个信号马达的速度、用各个转子的升力之和来表示 FA,用 FG表示无人飞行器所受的重量。在多旋翼无人机的升降过程中,四个旋翼必须是一致的,并且要将其横滚、偏航和俯仰力矩都控制在0以下,通过调节四个旋翼的速度,来实现多旋翼无人机的升力的变化。

3.3无人机避障技术

大跨度桥梁中的主梁大多是细长结构,通常采用远程控制无人驾驶无人机对其进行检测,而单纯依赖手工躲避障碍时,极易出现误撞。为更好地利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探测,需要将其与无人机融合,使无人机能够实时地感知到环境中的障碍,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无人机进行检测,从而解决无人机无法快速躲避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等问题。

3.4图像识别技术

在利用无人机检测大桥时,会收集到大量的影像资料,若以手工方式检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易造成错误判断与疏漏。所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中的病害进行识别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往往品质不够稳定,因此,在影像资料的处理上,往往要采用不同的影像处理方法。本项目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以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为基础,对推动我国桥梁养护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无人机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

4.1做好无人机测试准备工作

在无人机测试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检测单位要按照需要进行相关检测人员的匹配。一个负责控制设备,一个负责调试相机。在无人机的起飞准备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把设备平稳地放在地上,然后仔细地对设备的表面进行检查,查看有无异常情况,然后再进行试飞操作。在对桥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调整无人机合适的拍摄角度上。

4.2桥梁结构监测

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精度图像,可以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周期性的监测。无人机可以轻易地在大桥上方飞行,通过安装在桥梁上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对大桥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利用无人机图像,可以对桥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损伤、开裂、锈蚀等隐患,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桥梁安全可靠。

4.3桥梁墩台的检查

检测人员在对桥梁墩台进行检查时,应重点检查桥墩的位置有无移位或倾斜。利用无人机的GPS定位功能和测距仪器,以桥两侧端作为参考点,对桥墩水准点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以判断墩台的工作状态有无改变。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设备中解脱出来,从而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对桥梁的安全运营状态进行检测。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相关探测设备,对桥墩竖向进行精确测量,并与初始设计值进行对比,判断其有无出现异常变形。

5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觉的桥梁病害自动识别、分类和记录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桥梁病害检测中的效率低下、成本高、现场检测人员接触性检测风险大等问题。然而,无人机在桥梁检测运用上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无人机不能探测箱体等狭窄空间,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定位抗干扰能力弱。随着桥梁检测仪器的不断完善,无人机在桥梁检测技术上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扬,王连发,张宇峰.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进展与瓶颈问题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20(4):10.

[2]陈金桥,李佳颖,李慧乐,等.无人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2):105-108.

[3]李爱伟.无人机影像在高速公路检测中的应用[J].居舍,2020(31):165-166.

[4]吕福瑞.新型无人机检测技术在桥梁检测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作者简介:杨志平(1992.10-)男,汉族,广东省广州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的工作):桥梁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