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大数据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苏莹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0

摘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重要举措,风景园林设计是推进生态文明高速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的首要任务。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风景园林设计逐渐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局限性,不仅使公众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美观,加快了风景园林建设改革、创新的步伐。BIM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是大数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风景园林科学合理设计以及全过程数字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1风景园林的现状

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约为345.79万公顷,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下降0.65%;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约为84.1万公顷,同比增长5.4%,增速与上年持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5%,较上年增加0.4%,可以看出绿化事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一是高增长速度需要高建设效率,建设方追求项目尽快落地,设计、施工周期不断压缩,设计方没有足够的时间打磨方案,套用现有模板成了捷径。二是园林绿化过度追求短期效果,对长期效益考虑不足,造成项目落地后养护成本高,出现原有景观看似美好实则“短命”的现象。三是设计中过度求新,使用的材料或工程技术不成熟,之后只能重新更换或大面积提升改造,造成资源浪费,也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四是缺乏特色,出现“千园一面”的现象。

2BIM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2.1BIM技术与BIM+技术

BIM技术基于三维空间以及多维信息模型,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相关信息、资源集合在一个模型之中,以便于各个参与主体都能更好的使用。BIM最为典型的特点是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对建筑物真实信息进行可视化的模拟,实现了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建筑质量以及进度得到保障[1]。本次研究将重点放在了BIM+技术层面,以BIM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园林行业发展需求以及特点,结合GIS技术、倾斜摄影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形成基于BIM技术的风景园林数字化模型,既包含着数据获取、处理,同时也涵盖了模型构建、数据集成等,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此技术将风景园林现实设计和三维模型有效互通,设计以及施工效率提高的同时,建筑成本降低,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后续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2.2虚拟现实技术

此技术将虚拟、现实二者结合,形成了以虚拟世界体验为基础的仿真系统,借助计算机打造真实模拟环境,运用此技术模拟的环境,用户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2]。此技术在具体应用环节借助的是现实中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形成了电子信号,运用多种类型输出设备,将这些电子信号转变为可以使用户有真实体验的具体情景,现象呈现的是用户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体,通过三维模型展示在人们眼前。风景园林设计复杂且多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合理化应用,可以推进现场设计互动性,科学且全面模拟各个操作以及设计环节,风景园林布局更加优化。设计人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完成风景园林设计,站在多个视角下分析,实现了景观设计和周边环境的巧妙融合,与传统设计相比较,虚拟现实技术实用性优势更加突出。

3大数据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自然声景观体验装置

结合游客需求调查分析能够得出,对于青年群体以及文化程度高的群体来说,在自然声景观装置方面的需求要高一些,这一设施的交互体验必须有相应的鉴赏力,体验情况和游客自身的审美素养等密切关联。想要使游客感知到声景观的价值,那么就要安装具象化发声装置,同时标识景点名称,从而使其展现更加具体。所谓声景观,就是通过人的听觉来传达,游客尽管没有见到景观,然而,凭借听觉能够沉浸在内,在传统造园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声景观。结合形成性质的不同,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设计,一种是自然设计,结合构成要素的不同,它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全自然声景观,一种是半人工声景观,还有一种是全人工声景观。这一园区自然声景观装置,以人为设计为主,结合场地的具体属性,将其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全自然声景观,一类是半自然声景观。对于自然声景观体验装置来说,通过现代网络音频控制等AR技术,结合季度以及节气、气候等不同,其中的动物、声音数据库达到数百种,一方面能够为游客创设自然声景观,另一方面还能够将相应的生境提供给野生动物,倘若很多动物都在这里休息,那么就能够使一些模拟公园动物声景观缩减,用真实声音来将智能化发声装置全面取代。在公园的各个位置均有自然声景观体验装置,根据安置点具体实际,结合野生动物等具体活动,科学规划声景观。比如,在游客与公园水边太近时,红外传动器就能够检测到游客,同时开启智能声景观系统,或是游客按下声景观启动键,就能够听见蛙叫与水声等,或是还能够听到泉水声,或是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样游客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游客入园体验进一步强化。

3.2手机APP多功能系统

通过需求分析,手机APP系统需求度要高一些,将中年游客排除在外,其他游客的需求度都要高一些,在科学规划园林设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开发手机APP,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开发手机软件,例如畅游园林等。在畅游园林APP中,它的功能有很多,能够实现手机导览,利用手机能够查询到周边的服务点情况,同时APP中还会介绍这些不同景点,将游览路线提供给游客。此外,这一软件还能够预约游园,十分便利,能够立即查看园区信息,通过手机APP完成智慧停车以及付费功能,还能够体验植物科普以及AI步道等功能。按下AI科普,系统能够结合游客游览地点,将附近植物种类呈现出来,游客识别更加便利。对于虚拟游览菜单来说,游客能够自主挑选所有景点,实施虚拟体验,在感受全方位游览的过程中,能够选择介绍功能,或是详细解说。在景区服务界面内,有很多公园服务,例如医疗救助等,游客以景区服务界面为依托,能够得到管理者的支持。在畅游园林页面,能够登录到健身积分系统,公园中人脸识别摄像设备,能够对游客运动轨迹追踪,游客运动具体情况与数据,例如速度以及里程等,均在手机APP中详细记录下来,系统能够将其向公园运动积分进行转换,游客花费积分就能够得到公园其他智慧设备的使用权。这一手机APP的目的就是将便利的移动服务系统提供给游客,只要使用手机就能够预约、购买以及得到更多的智能服务使用权,这样一来,游客游览效率显著提升,公园设施利用率大大提高。

结论

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而大数据技术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领域,BIM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也会在进一步优化、改进中更深层次的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全过程中,在实现性价比提高的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加入到新技术开发、运用中来,推进风景园林行业继续向着高品质、优质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君.智慧园林规划与建设背景下园林大数据的发展价值[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5):4-6.

[2]张盼盼.智慧园林大背景下的公园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6):4-6.

[3]翟咸峰,石宝振.大数据背景下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J].农业工程技术,2022,41(24):82,85.